前天,女友的朋友進了瑪麗醫院,於是,昨天放工後,我與女友便親身到醫院探望他。
對於家住新界的我們來說,瑪麗醫院絕不是我們有機會去的地方。由於上班地方的不同,我們分別乘車到瑪麗醫院。好不容易才到達該地,卻得知女友的朋友已出院。(之前女友狂用電話找她也找不到)我心感無奈之後,便打算等待女友到達醫院後,一同乘車回家。
可笑的是,女友因成功與友人通了電話,興奮之餘竟在港大附近下車了。我知道之後便叫她留在原地等我。由於自以為港大與瑪麗醫院相距不遠,我便決定由瑪麗醫院步行至港大。
途中的兩次問路,為我帶來些少感受。
問路的當然是我。其實路只有一條,不問也行,但畢竟我從未來過此地,問路也是安心之舉。令我感到驚訝的是,當我問路是,對方竟然毫無抗拒之意,並十分樂意為我指路。這種現象在九龍新界絕不會出現──九龍新界的人往往在陌生人走近時,急步走開,或者劍拔弩張,有將問路者當作敵人的準備。
很難想像,只是一河之隔(維多利亞河),兩岸之人對於被問路的反應會有如斯大的分別。
我明白對於陌生人的接近,適當的警覺是必須的,但往往九龍新界人的不友善卻令人感到人與人之間隔膜的存在(儘管當他們知道你真是問路時,他們所表現的熱情卻令你反而被嚇得不知所措!);可是,港島人的看似無機心對待(在夜晚有陌生人接近自己,臉上竟然一絲警戒也沒有),卻令人想到在當下的社會,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並不足夠。
究竟誰的做法較可取呢?個人傾向效法港島人,因為我本身也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只是,我擔心在這吃人的社會裡,抱有這種態度的我們,會否終有一天被人吃掉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