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絕對是我的疑問。
我不是在說去付幾千幾萬元去取得一紙證書/學位。我認為那不是在學習,那只是用金錢去買來一個證明──證明你曾經花上數百小時坐在某教室裡上課、再額外花上數十小時做功課及參與期末考試而已。
回想一下,我上一次真正的認真學習是在什麼時候?上一次我沒有壓力低下、不用理會功課及考試壓力的學習,是在什麼時候?
難道就是我學懂游泳之時?
回憶有時會讓令人感到遺憾。我人生中的無數次的所謂「學習」,好像是在無數期末考試之後便終止了。在那之後,還能有時間繼續追求、或者直到現在仍未有忘記的知識,所剩無幾。那些物理、化學、生物、歷史、中化等等的知識,現在已老老實實地交還予老師了。
即使現在有心去學習,也似乎沒有力了。先旨聲明,我只有二十多歲,但我卻覺得自己的學習能力大不如前。我經常在回想,要算我學習能力最好之時,便是在中五至中七的階段了,因為那時只要肯花上時間,便能明白難澀難明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知識。自從上了大學之後,我便感到力不從心:除了由填鴨式教育變成自學的過程令我吃不消外,我還覺得自己的理解能力大不如前。
這是否就是一個有經驗的人都會有的通病?他們只會仗賴經驗,相信已知的事,及很難將新學習的事物和現有的經驗合而為一,結果停滯不前,變得不再接受學習。
是否因為抱有這樣的心態,加上不想再被書本綑綁著,只想過一個不用思考的人生,使我開始拒絕學習?幸運地,我還未成為一位拒絕學習的人,但就我所見,很多成年人已用行動振明他們拒絕學習:每天只顧工作養家,將所有精力放在這個被「工作養家」定義著的人生,結果失去了學習的時間;加上心態亦十分抗拒學習,自覺已無能力學懂新事物,於是在人生的某點停下來,等待著某天被蒙主寵召。
我十分興幸自己仍然會手執書本,並相信自己仍然有學習書本知識的能力。我需要擔心的只是我的自學能力和學習時間是否足夠。我相信我仍然未在人生路上停下來等待完結──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