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世間上沒有愚蠢的問題,只有愚蠢的答案。」
過去的我,曾將之當做左右銘,且確信做人應該要不恥下問──不論那個問題是如何的愚蠢,要是為了弄清楚是非黑白,我們也必須要堅持詢問。可是,當下的我開始質疑這說法。世上真的沒有愚蠢的問題嗎?我們真的能向其他人問任何問題嗎?
「Most of your questions you said were normal questions. Some of them were even dumb questions, as I could easily find the answers from the Internet.」
聽到以上說話的我,開始進行反射性的自省和自我質疑:一直以來,原來我都過份輕視提問的重要性,並魯莽地在隨便想想之後便開口發問,從未有想過該問題是否問得妥當有技巧。
「If you are an outstanding person, you will ask outstanding questions; if you are a normal person, you will ask normal questions; if you are a dumb person, you will only ask dumb questions.」
不論是誰,我們總會以對方問的問題來評價對方──的而且確,這就是發問必須要面對的事情。我相信,最理解這個道理的人,必定是記者。記者每每要在限定的時間內,提出數條關鍵的問題以獲取需要的資訊。這時,去決定該問題是否「關鍵」,便是發問者的發問能力──亦即是他是否一位「叻人」的證明。
對於一般人,那問題是否問得聰明並不重要。可是,對於某些成功人士,他們對於問題有著異常的執著。這是因為在他們成功的道路上,時間就是金錢。要確保好好利用時間,便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需要的資訊。要做到這樣,有技巧的發問是必須的──要利用有限的提問時間和有技巧的問題來攫取所需要的。
是固,當有人問了他們所認為的dumb questions,他們會顯得不太舒服,並不太願意作答。
那麼,怎樣的問題才算是dumb questions?根據我上司的說法,dumb questions就是一些明知故問的問題。例如,在lunch time之後問別人:「吃了飯沒有?」便算是dumb questions,因為大部分人都會在lunch time吃了飯,在lunch time後問別人這樣的問題便是明知故問。
或者,在一些對問題更加有要求的人來說,當問題的答案是一些在互聯網上輕易找到的資訊,該問題便算是dumb questions。對他們來說,只有當問題要他們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才能解答,他們才會認為該問題有回答的價值。
看來,要學懂提問,必須要下一番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