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Q之路(SP-3):評價

「Ling,你在填寫什麼啊?」我看到Ling正在埋首於填寫一份表格,便好奇地問。

「是一年兩次的表現評價表。你的上司Roy還未將表格交給你嗎?」我聽後大感疑惑,因為我好像仍未有從Roy口中聽到相關事情。


我的公司每年都會為員工進行兩次評估,以評價他們的年度表現:一次是用作考慮會否加薪,另一次則用作考慮會否晉升。作為員工,我們要先為自己的表現評分,再將那分數分報交予上司再作評估。分數經過加減後便成為我們的最終表現評分。

理論上,只要公司發展至一定規模,便會有類似的一套機制去評估員工的表現,為的是令員工做得更好,以換取更多利益;同時亦會排除表現不濟的員工,以確保公司保持一定的競爭力。

事實上,不只是員工的工作表現會被評估,所有人/公司的攸事表現也會被某一種特定制度來評估。例如老師和家長通過學生考試成績來評估他們的學習進度;作家/漫畫家通過其作品在排行榜上的位置來評估他們的受歡迎程度;銀行亦會有一套方法去評估貸款公司是否達到借貸要求。

就我所知,他們會為借貸公司望行評級。其所參考的資料主要為該公司的audited financial statement:帳目健康與否,決定貸款金額多少。當中最決定性的因素有cash flow:現金流大的話,其還款能力愈高,銀行會更加願意提供更大貸款額。另外,asset的種類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一間公司的cash and cash equivalent愈多,它便能以其他抵押品借貸,那銀行便會更放心地借貸。此外,銀行也會以公司的負債多少和逾期還款次數來決定是否願意貸款及貸款額的大小。

銀行亦會將所有會影響公司生意的因素,例為考慮借貸的因素。例如公司所提供的服務/產品是否具競爭性;服務/產品是否有成本效益;公司是否過度依賴某幾個買家及賣家;公司的競爭環境激烈與否;管理層的能力及背景等等。

最後,銀行當然會考慮:
一、公司的誠信:會否準時還款,和是否真實地將公司的財務狀況告訴銀行。另外,公司會否捲入錢債訴訟等官非?
二、貸款用途:比起用來還債而貸款,用來發展公司而貸款更易得手。
三、擔保:愈多擔保當然愈好。有高質素的抵押品不在話下。若果有主要股東的私人擔保,更能突顯公司的誠意。

想到這裡,我忽然對於自己會如何被上評價感到擔心。或者,我要先向上司Roy查詢有關那一年兩次的表現評價表。

You may also like...

RSS
Follow by Email
LinkedIn
Share
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