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很多勵志的書,內容全是作者分享自己的成功心得。這些書有十分好的銷量,因為讀者們總會被那些作者成功背後的原因所吸引而買來看的。
我們是如此希望獲得成功,這是因為我們想追求成功背後的名與利?我們享受那有高人一等的感覺?我相信這些都是原因,但買那些講述別人成功的故事的書,對我們獲得成功究竟有沒有幫助?我覺得幫助十分少,主要原因在於沒有真實感,與及我們不能複製別人成功的故事。
可是,最近的一段經歷卻令我發現,原來當你是從一位成功人士口中(而非文字上)得悉他成功的原因,你會更加相信自己也能與對方一樣成功,並且抱著成就對方成功的那種心態一直堅持下去。這顯然是因為對方的親口敍述,比起他用文字書寫,更能為那成功的故事增添更多真實感。當然,首要條件是他的說故事能力要十分好,而且你要相信對方的說話。
最近我就十分榮幸地,在一位成功人士面前擔當小聽眾,聽他分享自身成功的故事。過程中為我帶來的沖撃,顯然非一些在youtube上載的成功人士的口述片段可以媲美的。
我說的成功人士,就是我公司的叻sir。
要說我的為何有幸擔當這個小聽眾,我也答不上咀。不知是因為在《公司大變動》一文中我的表現,還是他看到我每天較別人早兩小時回公司的行徑,令他開始認識罔相心這位小薯仔,並且願意抽時間與我面談(第一次面談的感受略述在《不甘心》一文中)。
在本星期,我竟然有幸和他進行兩次面談,並且聽他分享自己的成功原因。說到這裡,讀者可能十分好奇叻sir究竟有何成功之處呢?請容許本人膚淺地以一個人的薪酬多少來決定他是否成功,因為這顯然是最快捷和最簡單的分類。(當然,一個人成功與否並非單純以他的身家來決定的)他並非李嘉誠般的超級富豪,但年收入也達七位數字。我相信大部分人窮一生之力,也未必能夠有年賺七位數字的薪酬。
對於他的成功,他有以下的結論:
一、要踏入成功的門檻,首要條件說是要能說上一口流利的英語和普通話,而且也要考取令人眼前一亮的專業資格。只有這樣的入場券,你才能有機會遇上成功的身影。
二、不要怕失敗,而且要不段嘗試,並且從錯誤中學習。他自嘲自己不比其他人聰明,卻能賺到比其他聰明人更多金錢,原因是他嘗試的次數比別人更多,令成功的機會變得更大。
三、他有自信,並且相信自己必定能達到自設的目標。他會為要達到的目標訂下一個計劃,並且用任何方法來達成那個目標。
四、他不會思考為何別人能達成某目標,而是思考自己究竟要做什麼才能做到別人的成就。
五、他知道自己的強弱項,並且將自身放置在能突顯自己的位置,讓別人需要他。
六、不要只說不做。他見過太多人只是嘴裡說說要怎樣做,但最後卻不了了之。夢想,要被講得有多偉大有多豪氣非一般之難,但要將它確確實實從手中展翅拍翼高飛卻非一般之易。
七、他深信「主動」是成功的不二法門。他所指的「主動」並非中國人口中的「主動」──主動去獨自做一件事,最後自己做到了該事,但別人不知道。結果在別人眼中,當下的你和過去的他沒有分別。他口中的「主動」是指公開地主動做一件事,令別人看到你的成果及改變,這將能為他帶來意想不到的機會。對他而言,這一點顯然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他在和我的兩次面談裡,都花時間為我說明這一點。
與《盛女大作戰》的人生教練比較,我認為互sir所做的更像一位人生教練──起碼他說的話不是廢話,而是實在的、令他成功的原因。
忽然想起亞視本港台的《我要做特首》這個節目名稱。看來,我現在可以高呼:「我要做叻sir!」
I wish I had encountered and coached by such 亞Sir.
Keep it up! You young lad of 20s.
Blog your progress and you are bound to teach somebody.
Practising unqualified Accoun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