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心中也存有一個疑問:為何QP的Learning Pack的內容會如此豐富?
舉例說,我剛應考的Audit便有約700頁之多,而Taxation更有差不多800頁的內容,當中包括Audit和Taxation的基本知識,以及一些例子和問題作輔助說明和學習。它們的內容豐富,令人在看上數遍之後也懷疑自己是否已將之消化。
雖然我知道,若果將真正的HKSA及IRO放在一旁比較,數百頁的Learning Pack內容已算是不甚豐富了,但以三個月的溫習時間來看,數百頁的Learning Pack卻又似乎太多了。
當然,若將Open-book Exam這點作為考慮,這種程度的豐富是可以接受的。可是,我在乎的是,究竟有多少考生是以學習為目標而去閱讀這些Learning Pack?又有多少考生是以應付考試的心態去閱讀?我相信很多人也是以後者的心態來閱讀。
儘管我也很想以學習的心態去閱讀,但天資不甚聰敏的我,為了能在考試中取得合格,只能以應付考試的心態去對待這些Learning Pack。結果,我變成了那些,當被問及某種concept時,只要一書在手便能翻到相關的頁數,但在沒書在手便只能支吾以對的考生了。
坦白說,這不是我想成為的人。
我追求學習的心態從來沒變;我希望進步,希望懂得比別人更多的衝動也未有止息,但是我所有的時間不比別人多,我的學習能力也不較別人優勝,試問我怎能在三個月的時間裡好好學習那些內容?
有說那些內容事實上是一個大學會計系的畢業生應該曾經學習過的東西,所以Learning Pack的存在只是為考生提供一個喚醒記憶的媒介。OK!我承認,很多在大學時代學習過的事物,我已經一聲不響地全交回給當時的Professors。我不能怪誰,要怪便只能怪自己沒能力將大學時學過的東西便成長期記憶,深深迄印在腦海裡。
但我相信,在十位大學會計系的畢業生當中,有九位也是如此的,所以他們顯不猶豫地以應考的態度看待Learning Pack及QP Exam。結果當然是,在應考及取得資格之後,他們便將Learning Pack的內容全部交還予HKICPA。這樣的結局又有誰想像不到?
我們人類就是那種,只能將日常生活經常接觸到的事物,變成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反之則只能存放在短期記憶,待不知過了多久之後便全然忘記的生物。
這樣看來,以內容如此豐富的Learning Pack作為一科考試的範圍,考上五次,每次的溫習時間為三個月(還未計工作所佔去的時間),並非是一個對未來會計師發展有幫助的安排。
究竟,問題出現在HKIPCA身上?還是在我們身上?
感謝你的留言~我同意你說講法,但我有時又覺得讀Learning pack能讀你知道更多有關會計的知識,因為很多時工作上所接觸的可能止於關於某個範圍;在範圍以外的事情就可能不懂了!所以若只說學習會計,我認為認應有一些好好的learning materials
要作為長久記憶, 相信工作上邊學邊做邊問, 比起只讀Learning pack 更有用. 我亦未曾使用過 CLP 和 LP.
(聽過CLP嗎? 比現在的LP更恐怖, 黑白紙張, 排版混亂, 愈看愈頭痛, CONCEPT變得愈看愈不清)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