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Q之路(六):厚厚的Learning Pack(四)

依我愚見,要決定Learning Pack的內容是否太豐富,重點在於用家將之用在哪方面?如果用家將之用在考試之上,那Learning Pack的內容便有太豐富之嫌;可是,若用家將之當成學習的工具,其內容的豐富程度便為適中。

問題就是,用家將學習等同考試,令他們不能接受Learning Pack如此內容豐富;而HKICPA則抱有希望考生將Learning Pack當成學習工具,而考試只是用來測試考生的工具,所以他們將Learning Pack的內容設計成這樣。

這樣一來,問題顯然並非存在於某一方。


對於考生,他們根本不應該將考試和學習混為一談。考試只是學習的其中一個環節而已。觀乎Learning Pack的設計目的在於輔助學習,他們應該將之當作學習的材料,始能習得所需的知識。所以,Learning Pack並非真的是內容太豐富,而是用家將之錯誤用作非學習用途,結果產生「內容太豐富」的想法。

對於HKICPA,他們應該承認,社會的主流思想將考試和學習當成同一事物,所以他們不能以傳統的方法來協助考生學習。在這裡,不得不讚賞HKICPA將QP設計成Open-book Examination這做法。我認為這令未來的會計師們開始調整心態,不再相信「死背爛背」是一種可行的學習/考試方法。另外,Workshop的設計也能讓考官以考生更多其他特點,去評價其是否能夠取得會計專業資格。這有助減輕考生過分重視考試技巧的習慣。

可是,他們也要接受,考生們為社會上的工作人士,他們學習的時間不多,更遑論要準備考試。這樣的話,要讓他們在不足三個月的時間去利用Learning Pack學習顯然是太過分了。他們可以考慮:

  1. 將課程再細分成更多單元,並安排更多考試,讓考生對每一個單元的認識更多深入,這樣每一份Learning Pack便不會有這麼多的內容。這可參考ACCA的做法。(當然,考生是否接受就是另一回事了)
  2. 除了設計用來學習的Learning Pack之外,還設計另一套用作考試的Learning Pack,讓考生更能好好利用不同的Learning Pack作不同用途(學習/考試)。(當然,這未有考慮成本效益)

對我來說,我十分支持將Learning Pack設計成用作學習用途和考試用途的,因為我個人認為如將現在的Learning Pack用作考試,其內容真是太多了。可是,對於了解以艱澀文字寫成的standards,現在的Learning Pack卻能顯出其功效。(本人英文水平實在太差,很多時都看不明standards的內容,幸好有Learning Pack作為輔助學習的工具,令我更能明白standards的內容)

且看將來HKICPA對於QP考試和Learning Pack的設計會有可進一步改善。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