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ursuit of Success(二十三):美少女的堅持(四)

看一看時間,已是1:20PM了。午飯時間快將完結,但我是多麼希望和小琪繼續討論,真是惱人。

聽了小琪所一番有關行動力的說話,令我想到最近自己正面對一個難題。由於暑假將近的關係,很多東西也有折扣優惠。我發現我最喜愛的美劇《Friends》也正在減價,其season 1由二百六十多元減至二百元,令我有購買的念頭。《Friends》是我最愛的美劇之一,因為它每每在我心情變得糟糕之時為我帶來歡樂,令我重拾正面(正確來說是不太負面)的想法。劇中人物的英文發音之字正腔圓(對我這英文水平不高的人來說,他們的英語發音真是好聽極了!)往往為我帶來英語學習的機會。

基於以上的因素,我以不同途徑看過兩次《Friends》(共十個seasons)。可是,我仍然十分希望再重頭看多幾次,因為我真是太愛劇中的角色了!這本應是我決定買其DVD的重要因素,但從另一方面看,我的人工不高,要應付日常開支之餘還要儲蓄,那我怎能如此輕鬆地決定買碟呢?(如我每次總是在減價時買碟,那每一個season價值二百元,十個就是二千元了!這足夠我應付一個月的「基本」開支了有餘了!)但是,我相信如果自己決定購買,必定會好好利用來學習英文,這樣便不會有所浪費了(比起純粹娛樂)。

現在我可正面對兩難的局面:買《Friends》所用的金錢不才,而購買之後的得益也十分吸引。

「我認為這並不涉及行動力。」她聽後說:「你還停留在行動力之前的階段,即資料搜集。在我看來,你未有做足資料搜集的功夫。我覺得一個人在作任何決定之前,必然已經經過一番考慮,而行動力就在於如何去做到作出決定之後希望做到的事。你的情況是,你未有考慮必需要考慮的事情,未有作出決定,所以不涉及行動力。你現在要做的就是要作出決定:買或不買?

「你的例子說出了很多人所遇到的問題:他們連考慮的層次也未有跨過,更遑論要決定及行動了!以我為例子,對於我接受在內地工幹的這份工作,家人的回響不小。他們顯然不希望我隻身前往內地工作,因為危險之餘,他們也經常見不到我。我當然知道他們的考慮,但我也知道自己喜愛這份工作。

「他們知道我是一個只要決定了便要去做的人,所以都不去阻止我。他們對我有信心,是因為他們知道我決定接受這份工作的原因不是現票性質,而是經過很認真的考慮才決定的。我亦有對家人承諾,只要他們需要我,我無端何時何地也會買機票回港。

你可能想到,若果家庭發生巨變,我卻不在他們身邊,我事後可能會後悔?我會這樣看:那些巨變我是估計不到的,而且我也不會有能力去阻止,因此我不能太看重那未知的風險。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當他們需要我時,我會盡量在他們身邊。」

這番說話令我感受良多。記得我當初就是因為害怕自己時間會經常離港,當家人有事便不能及時在他們身邊給予支持,我才毅然拒絕做auditor,並想過放棄會計。(儘管倒頭來卻依然踏上會計師之路。)面對家庭,我有一份不能拒絕的承擔感,使我能放棄自身的一切去維繫家庭。

我不是說小琪對家庭沒有承擔──她那「無論何時何地也會回港」的決定,我相信不是所有人也能對家人作出承諾。可是,她相信她的家人會支持自己,也相信自己能在有需要時將一切奉獻給家人,令她有信心作出離港正作的決定。反之,我並未能相信家人沒有我在身邊也能好好生活這一點,使我被比下去了。(當然,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而且每個家庭的情況也不同,很難去作出比較的。)

「我想說的是,」小琪續說:「我們都要在作出決定前要有周詳的考慮,方能談及行動力。但要注意,周詳的考慮與涉及的時間沒有關係,即是說即使考慮的時間少,也能作出周詳的考慮,只要你能好好搜集資料,並將需要考慮的事情一併納入考慮之中。」

這讓我想起Malcolm Gladwell的《blink》(港譯:《決斷2秒間》),內容是說我們作出決定時往往不而要花太多時間,因為直覺的判斷可能更能被依賴。

「今天十分多謝妳的分享。」我看一看時間,已經是1:30PM了。看來她也有事忙,我只好說此打住:「很高興能聽到你的事情和看法。我期待下次與你再談。」

「我也十分高興與你交談。」她客氣地說:「我也從你身上學會了不少東西,例如對風險的看待。這次一別,我不知自己什麼時候再回港,下次回來時再約你吃飯吧!」

就這樣,我便看著美少女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之中。

P.S. 最後我也買了《Friends》的season 1 & 2,盛為四百元正。可是,我未有後悔,更覺得自己做對了決定,因為我現在正好好地學習英語。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