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我會在廁格裡看到一輛佈滿大小不同的簽名的香蕉車。
那是一張宣傳海報。上面一張相片,相片內有一輛有點古老而且十分突出的黃色汽車。因為它是黃色,外形且十分修長,我便稱它為香蕉車。在車上坐著一位笑容滿面的外國人,自信地坐在車內當「車模」。細看相片下的那句「Giving Chance a Chance」和下面的一小段文字,方知道這人就是其中一位被邀請到公司分享自己的人之一。
他叫Peter,是某書的作者及某公司的創辦人。我們公司的Learning & Development Department(下稱:L&D部門)有幸邀請他來為同事分享他的經歷和心路歷程。
當知道這是一位外國人,我二話不說便去報名出席該演講,主要原因是我十分希望把握每一個可以接觸英語的機會,去學好自己已學習二十年卻毫無進步的英語,其次就是我十分有興趣去了解更多成功人士的心路歷程。
很快便到分享會當日。那是一個小型的分享會,在一間面積不大、卻被叫作Board Room的房間舉行(在我看來,Board Room應該是十分大的房間,因為那裡正正是大人物們商議公司事務的地方,寬闊的空間理應是首要的要求。)。在我到達時,已經有數十人坐在公司安排的椅子上,等待分享會的開始。
「噢!看來公司十分重視Peter這位分享者呢!」我看著已就坐的不同部門的management grade的同事,以期待的表情耐心等待著分享會展開,當中還包括叻sir。我下意識地想,L&D部門的高層私底下希望不同部門的高層能夠出席,可見其對Peter的重視。(當然也不能抹煞那張在廁間的海報確實會吸引人出席這個分享會的可能性。)
很快,分享會便開始了。主持人便以廁間裡的海報作開場白,令在場人士捧腹大笑,之後便邀請Peter作分享。
Peter是一位自小便熱愛汽車的人。他兒時的夢想就是成為一位一級方程式賽車手。可是,他最後成了一位在MIT修讀電腦的學生,而且選讀電腦的原因與現時很多在大學修讀商科一樣,是因為當時這是一個大趨勢。
這條路為他帶來的人生就是在一間Telecom company做一位IT人、過著與一般人無異的生活。儘管安穩,他心底裡對駕駛的愛火仍未熄滅。
忽然,他的人生轉捩點出現了──他的妻子為他送上兩本汽車的書籍,說:「知道你熱愛汽車,本想送你一本有關駕車的書,卻怎樣也找不到,最後只能送你這兩本關於汽車的書。」姑勿論這個世界是否真的沒有一本關於駕車的書,那一刻,Peter腦海裡忽然出現了一個想法:「既然妻子說沒有一本有關駕車的書,我為何不自己寫一本?那樣的話,我便成為第一位寫這種書的人!」他覺得,這就是他的一個機會,而他決定給這個機會一個機會。(Giving Chance a Chance)
「Giving Chance a Chance」是一句很容易說出口的話,但他確實面對著人生的兩難:究竟是否真的要辭去IT的工作而變成一為作家?究竟他是否真的能放棄安穩的生活,去追逐自己熱愛的事物?幸運地,他有一位財政上及精神上都十分支持的妻子,令他能毫無顧慮地作出決定:要去追逐自己熱愛的事物。
於是,他便開始找題材。
有一次,當他駕著他那香蕉車從大帽山駛往旺角後,他「接受了一次駕駛的挑戰」。(事實上,他是迷路了。(笑)可是,正如他所說,男人是不會也不可能會迷路的,所以他並不是迷路,而是「接受了一次駕駛的挑戰」。)當他把車子停泊在一旁時,有很多人包圍著他和他那十分搶眼且有點兒搞笑的車,而他也把握當下的機會,拿出相機拍攝。
就是這一拍,為他帶來寫作的靈感──他要寫一本有關在中國自駛遊的書。再一次,他「Giving Chance a Ch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