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成功者往往要懂得適者生存及把握機會這兩個道理。「香港仔」Alan做到了,結果成為今日某科技公司的CEO。他更笑說:「現在我不用做了,每天也很空閒,過去所付出的今天終於有收穫了!」可是,我知道他其實十分享受一直以來的工作。他給我的感覺是,他是那種十分願意學習的人,而工作往往為他帶來無限學習的機會──他的成功並非只有幸運的元素。
不知不覺,分享會已經到達尾聲。在Q & A session,台下的觀眾都十分踴躍提問。我也把握這個機會,進一步向他了解助他導向成功的因素。儘管Q & A session時間不多,他仍非常樂意及用心地解答眾人的問題。
一、創意來源
有人問他的創意來源。他說出了三個詞語:觀察、理解、反叛。他認為這三個詞語為他帶來現在的成功。他表示,創意往往來自觀察所得。事實上,我們身邊總會出現一些有趣的事物,只是繁忙的工作讓我們失去觀察身邊事物的心情而已。
他對觀察的看法令我想起Jostein Gaarder的《sophie’s world》中的一個情節:神秘哉學家期望sophie能夠保持對世界各種事物的好奇心,並且悲傷地說,一般人隨著年紀漸長,他們對這個世界便變得習以為常,最後失去興趣。結果,往往只有小孩才懷有對世界好奇之心。神秘哉學家認為我們應該時刻保有強烈的好奇心,我們才能更加了解這個世界。
Alan認為只有觀察的想法並不足解。在這之後,我們要去理解各種事物背後的原理,以期對那些事物有透徹的認識。只有觀察和理解互相配合,我們才能把每件事物看得鉅細無遺,並在細節位上找到靈感。
最後就是反叛的性格。Alan認為我們不應太過羊群心理,總是要跟著別人走──別人做什麼做做什麼,別人不做的便不屑去做。這只會令我們錯失很多蒼海遺珠的事情。在投資世界有一種理論叫Contrary Investment逆向投資,道理也是一樣。正如投資大師Warren Edward Buffett所說:「Be careful when others are greedy, and be greedy when others are fearful.」若我們走上與別人不同的路,我們將會得到獲取成功的機會。
二、時間管理
有人問Alan的時間管理。他認為我們必須先有一個良好的工作態度,要「work smart and work hard」,純粹的work hard只會令我們疲憊不堪。對他來說,work hard其實是基本的態度,並不會令人的成就更上一層樓。做人要work smart,先要確保自己清楚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這是project management的技巧。很多時,我們就是不知道自己做什麼,只是懂得按既定程序做事,結果變成機械裡的一件零件過活。
其次,我們要令自己儘快完成手上的工作。嘗試問自己以下問題:「當收到一封需要回覆的email,你會何時回覆?」Alan表示自己就是那些會立即回覆的人。他討厭累積工作,所以當收到工作便會第一時間完成它,好讓自己能有更多時間做其他東西。因此,他十分反對OT工作。
他深明並非每一件事都能即時完成,而且有時在其他因素的影響下更會出現delay的情況。他認為這時便要探究delay出現的原因,希望在下一次遇上同類事件時,他能夠在事前便預知得到。
Thx for sharing
Practising unqualified Accountant:
對不起, 小弟英文不好,不太明白你說什麼?
Bittermelon,
RE: Fonts
How "obedient" is this yound lad!? I dare not to state the same thing to concel my age.
Practising unqualified Accoun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