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心書庫(五):《哈佛MBA的4大秘密:時間管理》
對於各位會計仔、會計師及核數師來說,不用OT可是一個奢想。做會計的還好些,至少不是每一間公司都有大量的會計工作等著會計部的同事處理;做核數的卻慘了,在Peak season時至少要到晚上十二時才能放工,或者在假期時也要回公司工作。
「我做核數時,通常都會在七時左右走人。」這句令聽者感到震驚的說話,就是出自會計猛人的口。我在寫《向會計猛人掘金(一)》及《(二)》時,未有談及他為何能這樣早走,但當時我確實有問他的秘訣,而他的答案當然是良好的時間管理了。
自此之後,我便一直想借一些有關時間管理的書,最後借了《哈佛MBA的4大秘密:時間管理》此書。這書是由佛蘭克‧B‧吉爾布雷思所作,姚常曉編譯。
全書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有關書中的「導師」角色對「學生」角色的心得分享。
第二部分是有關書中的「學生」角色在學成之後的實踐中的領悟。
第三部分是附錄部分。
在第一部分裡,「導師」角色認為要有有效時間管理,必先要先確立目標,並且要有自己所設下的限期內,好好完成目標。他認為我們的一天都只有24小時,不會忽然嘗加減少,所以我們必須要成為時間的主人,好好管理時間,發揮時間的價值,而非浪費多餘的時間。
在確立目標後,我們要制定有效計劃,並且要專心致志地完成計劃;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把精力放在可獲得最大回報的事情上;立即行動,並將工作細分,逐步將之完成,且不要把留到明天。
在第二部分裡,「學生」角色分享他在工作中作好時間管理後所領略到的東西。他認為良好的時間重視條理與節奏。我們必須養成良好的工作規律,好好安排時間,並以適當的獎勵來激勵自己,繼續做好有效的時間徜理。另外,我們還要把握零碎時間,且儘量做到無間斷工作,不讓其他事情讓自己分心。更重要的是要讓自己好好休息,不要固執於暫時解決不了的問題上。
在最後的附錄部分裡,作者進一步將良好的時間管理與良好的習慣連繫,並強調只有培養出好的習慣,我們才能有好的時間管理。
在我看來,此書的內容略為學術性。儘管作者以「導師」和「學生」角色的互動來帶出時間管理的重點,亦在書中加插一些例子作佐證,卻未有加強其趣味性。我認為如果作者將理論部分及經驗部分連繫得更加緊密的話,其趣味性將會大大加強。
我對於時間管理的看法和作者的相似。我認為時間管理即是詳盡的工作計劃,並且只有確實地執行該計劃,才能享受到時間管理的益處。
舉例說,經過一天的辛勞,我在下班回家後幾近不會有精神做其他東西,所以在晚飯後看一會電視便睡覺,並且在翌日比平常人早起身,做自己想做的事,例如學英文、溫習會計等。我認為睡醒之後的自己比起下班之後的自己更有精神,所以會將花精神的事情留在早上起床做。
另外,在外坐車時,我會把握時間看書或讀報,同時聽收音機。我嘗試同時使用雙眼及雙耳,使自己在認真閱讀學習時,也不忘留意社會的最新動向。
我有我的一套時間管理方法;我相信會計猛人必定有他的那一套,而且應該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不然他不會在以前做核數時也能夠在「非正常」的時間下班(我確信在核數界裡,七時下班並非「正常」的下班時間)。下次有機會的話,我一定會向他請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