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ursuit of Success(四十七):再會傳奇香港仔(三)

上回Alan分享了學習之道。那是我從來未有做過的。一般來說,我會將目標資料深入閱讀,使自己確切明白那資料的內容。這種學習最大的缺點就是學習範圍不夠廣,使我的眼光未夠闊。我深知這缺點,所以曾經想以類以Alan的學習方法學習,卻在收窄資料範圍的一環遇到極大的挑戰,例如不懂如何分辦何為重要何為非重要。這缺點在之後我會詳談,現在先行略過。

時光飛逝,很快Alan便要回家了。我把握了這最後的機會,向他請教以下問題。


Common Sense
我們這一代,很多時會聽到上司對自己的批評,其中一樣批評的東西就是沒有common sense。上司們總會說,我們做事沒有logic,做得不好;事情其實並不困難,只要有common sense便能完成事情。

我曾聽說,有人認為common sense並不common:那些common sense可能只是工作上的common,卻不是生活上的common。對於大部分剛畢業的大學生,在未有過任何工作經驗的背景下,要他們有工作上common sense,彷彿有點兒吹毛求疵。我個人對於common sense的看法與此相近,而Alan則認為common sense是思考方法的一種。

「common sense其實就是一些普遍做事的方法,是為思考方法的一種。十分抱歉我未能好好為common sense作出洽當的定義,但我能以例子作出解釋。

「舉例說,有一件產品,工序十分繁多,若每個人集中生產一件產品,出錯機會十分高,因為過程太複雜。可是,若果進行分工,每幾個人一組,只專注負責一個工序,那在熟能生巧及程序變得不再複雜的情況下,出錯機會便會減少。應用第二個方法就是所謂的common sense。第二個方法並不是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方法,只是基本的分工方法而已,但很多人依然不曾想過採用之。

「我認為掌握common sense的重點就是要不停思考。當你遇上一個問題時,不要立即動手工作,而是先將問題寫在紙上,並給予自己約30分鐘的時間進行思考。先想想問題的目的,再構思方法以及考慮時間的因素。之後再想一次過程,並問自己是否滿意這個過程?若果不滿意,則再次進行思考,並想出另一個方法出來,直至得出的方法令自己滿意為止。

「很多時候工作上的壓力往往令我們不能想到common sense。這時我們可以將工作當做遊戲,並以完成遊戲的心態思考。在壓力被紓緩之後,我們要想出common sense的機會便會大增。」

這令我想起自己曾在工作時為自己設下獎罰制:如一個月內沒有做錯事的話,便獎自己吃一粒糖;若犯錯的話,每次便要做十下掌上壓。這個方法究竟是否有用?我不得而知。我知道的是,直至現在,我仍未有過一個不用做掌上壓的月份。

我十分感謝Alan對我無私的分享。我將會定時抽時間和他見面,互相請教,互相學習。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