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女‧相心(二十七):生意人的矛盾

最近,上水港鐵站大堂經常出現人龍,原因是為了嚴打內地水貨客,上水港鐵站收緊行李限制,設電子地磅檢查重量,令一眾祖國國民不能像以前一樣輕鬆地推著一大堆貨物入閘。這個措施對他們來說十分不方便,可是他們走水貨的行為卻又對我們港人帶來很多不便,結果,這令中港矛盾更深更難解決。

這可歸究於中國國民和港人對對方的不同期望──雙方都希望對方能作出讓步,因為自己的行為都是為了生活而已。

原來,不只是中國國民和港人會互有矛盾想法,在這在商言商的世界裡,生意人之間對中國市場的前景展望亦有所不同。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多達十三億人,對生意人來說無疑是一塊巨餅,其中內地龐大保險業市場更成為一眾保險公司的標目。

最近,新聞說AIG圖以5億美元(約39億港元)認購人保(01339)新股,兼坐貨五年,作為換取於五月底前在內地開設合營公司的籌碼。這顯然說明 AIG極渴望打進內地市場。的確,如果以人保的財險作主打,配以AIG的壽險、保障類產品等銷售,相信可互補不足。

可是,匯豐控股(0005)卻表示打算出售所持中國平安保險全部股權。眾人對於她作出這個商業決定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說這反映了匯豐加快剝離非銀行核心業務的方針,有人卻對這摸不著頭腦,因為目前保險業在內地的發展正如火如荼,匯豐不可能將這個大餅丟掉。

我不是金融才俊,也沒有暫時未有足夠知識及經歷去研究這兩間公司的不同策略。只是,我覺得這次兩間公司對同一個內地市場看來有迴異的看法,與中港兩地對生活的迴異看法有異曲同弓之妙。

中國國民來港走水貨是為了生計──他們在港以強勁的人民幣買進大量高質素(至少比國內的產品質素還高)的貨物再在內地轉售圖利,藉此賺錢養家。香港居民努力打發中國國民離開香港也是為了生活──他們只希望有一個不擠擁、秩序良好、寧靜、衛生、整潔的家,在努力工作之後好好休息一下。

不同想法的人當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動,但大前提是不能互相強迫對方認同自己,而是要自己去學習怎樣使自己的文化與其他文化融合,正如AIG和匯豐對內地龐大保險業市場的不同決定、卻不阻止對方的決定一樣。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