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打工仔,重視的除了是工作環境及工作時間外,還有每月的薪酬──接下來的一個月的開支大小,全看月底那份微薄的薪酬了。
我不是月光族,但在交了考試費、應付日常生活開支和給家用後,只能餘下很少作儲蓄。畢竟,我那塊餅並不大,左分右分之後所剩無幾是意料之內的事,唯有靠自身努力,將來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
最近有一宗新聞,使我看完後令我深深反思──原來南美國家烏拉圭的總統Jose Mujica,是堪稱全球最窮的國家元首,每月可獲1.2萬美元(約9.4萬港元)薪水,但他將當中九成捐給慈善機構。現在他的身家只有約21.5萬美元(約168萬港元)。
我認為Jose Mujica真是一位模範的國家元首。他深知知足的重要性,且滿足於自己住在農舍裡,自行洗晾衣物,親自下田耕種。他語重深長地說:「I’m called ‘the poorest president’, but I don’t feel poor. Poor people are those who only work to try to keep an expensive lifestyle, and always want more and more…This is a matter of freedom. If you don’t have many possessions then you don’t need to work all your life like a slave to sustain them, and therefore you have more time for yourself.」
我十分欣賞他的生活態度。的確,在現實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人希望每天都希望取得比以往更多,結果除了現實往往事與願違之外,還令自己成為金錢和物質的奴隸。
這讓我想起了數年前,我在一個電視節目中,看到有一受訪者說他覺得自己十分窮困,即使月入有十萬元,他卻因不同的開支而儲不了錢。節目中列出了他的每月開支,但當中有九成的開支我認為是可有可無的。他希望他和家人能有中產般的享受,他便要有相應的付出,這是公平的──他大可過著窮人的生活,那他便能儲更多的錢,他也不會覺自窮困了。
俗語說:「無咁大個頭,唔好帶咁大頂帽。」看來知足常樂並不是亂說的成語。
我還未有將月薪九成捐給慈善機構的勇氣。我知道自己身處在香港物價十分高的土地上,必須要好好運用每月微薄的薪酬,才能使自己和家人勉強生存(不是生活)。若能有十萬元月薪的話,我不相信自己不能儲到錢,可恨我現在的月薪連一半也沒有!
It was just a joke.
I do no mean what you said. I just implied from the words: 若能有十萬元月薪的話,…….可恨我現在的月薪連一半也沒有!
Anyway I agreed with your deduction.
Practising unqualified Accountant
Practising unqualified Accountant你的意思是我是否有幸試過每月花費多於$40k?如果未試過的話便不應片面地批評能夠每月花費多於$40k的人?
我的確未有試過每月花費多於$40k,所以我未能想像每月花費多於$40k的生活是怎樣的,但我現在生活還過得去,而我也知道一些比我還窮的人,他們也能比我更開心地生活,所以便認為那些月入有十萬的人,如果可以控制一下開支,他們便不覺自己窮、儲不到錢了.
事實上,我認為一切都是心態使然,你想過怎樣的生活,便要接受怎樣的結果.
So you're privileged to have spending more than $40k per month?
Practising unqualified Accoun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