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深一層,其實Matt的提議是一般我們主動認識別人時要注意的事──我們會否主動接近一些不希望接觸我們的人?我們會否接近一些惡形惡相的人?我們看到兩人在Pantry竊竊私語,又會否主動接近?
所以,接近CXO的方法,與接近陌生人的方法其實是類似的。不同的是,接近CXO要小心百倍,以及要十分注慕自己的形象,因為一不留神,對方不只對自己留下壞印象,還有自己所代表的公司。
當我想通了這一點,我對Matt之後所說的話便更聽得明白了。
Matt吸了一口氣,再說:「當對方給你『接近』的許可訊號後,你便要開始注意你的言行舉止了。首先,你開口說話時必定要和對方四目交投。CXO們最重視目光交流,因為這是自信的表現,也是看穿一個人的本質的重要渠道。你要讓他們感到你有自信,而且是出於真誠地和他們對話,並且表現出『不怕讓他們看透自己』的態度。
「當建立起這份自信後,你便要懂得說話。你要知道你可以說和不可以說的東西,例如公司內部文化是你可以說的;公司最近的新聞、產品及市場宣傳是你可以說的;但公司的一些內部新聞及資料是你不可以說的。你必須做到能夠隨時隨地說出你可以說的有關公司的資料,所以你必須認真地瀏覽公司的網頁,以及到Google搜尋有關自己公司的新聞。
「例如,最近你的公司有一個新的宣傳廣告,其內容有關什麼?有什麼特色?想帶出什麼主題?又例如公司有什麼吸引到你在那裡工作?想一想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你事前必須要做的功課之一。你必須要變成一位自己公司的專家──這是正常的,有誰會比員工更清楚該公司的最新動向?
「同時,你也要找一些吸引的話題。公司的近況是重要的話題,但也是沉悶的話題,畢竟這也是一個謁人networking的地方。你可以將所有有關公司的話題當成主線,而其他有趣的話題為副線。當你有兩手準備時,你便不怕他們何時關心你的主線,何時有興趣了解你的副線了。
「至於如何決定副線的範圍,便取決於那個會議的主題。你最好找一些和會議主題有關的副線,例如若會議主題是有關科技的,你便可以提及一些有趣的Apps或一些科技的有趣小道消息。你也可以準備其他如個人興趣的話題,但你要有心理準備你們可能對那些話題沒有興趣,因為他們的興趣可能是你不懂的事物,例如玩遊艇及名車。
「除了說話之外,聆聽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你這個情況,細心聆聽更是你應該做的事情。CXO們不會期望在你口中能得到什麼資料,因為你只是一個最低層的員工,所以你說話的機會理應不多。你要做到的是能夠用心聆聽對方的說話,而且給予最適當的回應。
「你要切記,不要提出無謂的質疑。你可能很用功,在會前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所以在與會時和CXO們對話,你能分辨到他們說話當中是否有錯。若果你能做到這點的話,你切記必須要忍著不要提問挑戰他們,因為他們所說的資料很多時也是在會前粗略記下的,出錯是難以避免。若你進一步質疑他們的話,你將會使他們老羞成怒。這是人之常情:試問誰會想別人指正自己的錯?而且這是會議的場合,不是工作的地方,資料有錯是不會死人的。
「所以,聆聽時要做出適當、直接及簡潔的回應,例如:『你說得對!』。不要介意使用這些『廢話』作回應,因為你的目的是要和他們networking,不是要認真討論一件事。你只要裝出一副希望學習的樣子,而非提出質疑的樣子,便能成功融入他們的閑談之中。
「另外,你要好好管理你的時間。你要計算一下每一個閑談所應該花的時間。當你遇上無聊的話題時,你要有禮貌地離開,並去找下一個目標;當你找到有趣的話題後,也不要逗留太久,以免失去和其他人交談的機會。總而言之,你要有禮貌地進入及離開每一個閑談,而且確保每一個閑談所花的時間不多。
「這裡,你可以自然地進入叻sir正在進行的閑談,並適當地對閑談作出回應。當對方將焦點放在你身上時,你便要好好地表現自己,作出回應,讓叻sir對你另眼相看,也讓他有機會受到別人的誇讚,如『叻sir,真羨慕你公司連最基層的員工也有這樣好的表現!』。這種關乎面子的事,你不會不懂吧?
「最後,你便要交功課了。你要讓叻sir看看你所得的名片,以證明你十分努力地去networking,並且在事後寫感想,說說你學了什麼,以及將來若有其他類似機會的話定必會努力把握云云。這是門面功夫,但是必須要做的。」
聽完Matt的建議後,我對於自己在當天應該要怎樣做,有了一個大概的想法。我認為Matt的建議十分有用──他所說的大部分都是一般與陌生人相處所需注意的地方,令我覺得與CXO對話其實也不是一件艱難的事。當然,我必須時刻注意自己,以保自己及公司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