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看了一份年代久遠的分析報告,說明香港的固網寬頻市場變得十分吸引。
- 香港固網寬頻市場的競爭變得不太激列,因為市場主要由兩間公司主導,分別是HKT和HKBN。
- HKBN的策略由以往的積極爭取market share變成要獲得更多現金流。她的焦點漸漸從尋找新客戶轉成為保留舊客。這樣做將會為目前的香港固網寬頻供應商提供一個較好的競爭環境。
- 香港固網寬頻供應的價格將會向上調,使其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上升,將有利供應商的收益。
- HKBN不打算再增加Home pass coverage。這令供應商有其獨特的網絡覆蓋範圍。
- 寬頻的定價能力取決於帶寬(bandwidth)、網絡質量、品牌形象、顧客服務和捆綁發售(bundling offering)。
以上的報告重點並不值得參考,因為該報告是2012年7月所發出的。可是,從這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分析員在分析香港固網寬頻供應商時會留意:
- 市場的競爭是否激烈。過分激烈的競爭有機會引發減價戰(為了爭取market share)。
- 市場參與者的策略──她們想取得更多market share?還是想獲得更多的現金流?若要取得更多market share,市場的競爭會變得激烈,將損害參與者的獲利(比方說,我不太相信香港固網寬頻供應商廳從以往的減價戰中獲利。)
- ARPU和Home pass coverage是分析香港固網寬頻供應商時要考慮的indicator。
- 寬頻的定價能力取決於帶寬(bandwidth)、網絡質量、品牌形象、顧客服務和捆綁發售(bundling offering)。
另外,要分析香港固網寬頻供應商的表現還可參考:
- 香港固網寬頻供應商的APRU和外國的比較:外國固網寬頻供應商的APRU依然遠遠大於香港,令香港固網寬頻供應商的APRU有上升的空間。
- EBITDA:可留意公司的Acquisition cost,network cost structure,Capex等。
- 固網寬頻速度:在可見將來,固網寬頻的速度將會愈來愈快(至少有1GB)。速度提升後,價格亦能相應提升。
這份報告為我這分析門外漢帶來一點啟示,使我知道分析一間公司時所需要留意的地方。當然,我相信以上資料只是分析公司時所要留意的其中一部分,還有更多地方需要留意,才能作出合理的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