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兩則故事:
「從前,森林的神為了決定森林的王者是誰,便出題考驗當時的候選人:獅子、老虎和狼。衪問:『如果要你們選擇一種最想要的食物,你們會選那種?』老虎和狼都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肉類,但獅子卻說牠會選擇植物,因為牠想維持森林的生態系統,所以不忍心獵殺其他動物。森林的神十分滿意獅子的態度,於是選擇了獅子成為森林的王者。」
「從前,有一對東方夫婦和一對西方夫婦乘搭火車。東方夫婦買了兩張車票,但西方夫婦只買了一張。當閱票員前來查票時,西方夫婦的其中一位立即躲起來,而另一位則在房內(我想是長途火車裡供乘客休息的房間)伸出唯一一張車票。東方夫婦知道後,便在回程時跟著西方夫婦上車時的做法,買了一張車票。這時,西方夫婦卻未有買任何票。當閱票員前東方夫婦的房間查票時,東方夫婦的車票被他拿走──原來,那位閱票員是西方夫婦的其中一人假扮的!」
以上兩則故事都是主持人的開場白。他用第一則的故事,說明要在科技創新的生態系統裡稱霸,必須要有互相幫助、共存的心態;他以第二則說出東方國家在科技創新的命題上,必須要擺脫跟從西方國家、做其影子的形象。
接著,由Victor Hwang說出他對於科技創新的生態系統的想法。他認為一個理想的科技創新的生態系統,需要的不是管理和控制,而是失控。他舉出例子,說受到人類良好管理的草地,永遠不能長成森林,因為成為森林涉及很多不受控制的因素,例如植物種類間的互相制衡、動物和植物的完善食物鍊等,如果強行控制,則會窒礙動植物的發展。只有讓草地自我管理,經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大自然規條,它才能變成茂盛的森林。
另外,他指出自己對科技創新的看法。他認為要在科技創新獲得成功,必須要有以下條件:打破常規、有夢想、願意傾聽、信任及被信任、親身經歷、尋求公平、從錯誤中學習及願意付出。除了滿足以上條件,創業家還要懂得恐懼及愛:藉著恐懼完善創業的想法,藉著愛建立關係,共同努力達成創業目標。
之後,由Dr Wong Poh Kam說出他對東方在科技創新上是否跟從西方的步履的看法。(由於我能力有限,未能完全聽懂新加坡英語,所以不能詳述他的觀點,特此致歉。)
在活動中途的休息時間,我再次鼓起勇氣四處遊走,希望能認識更多人,不果,只好乖乖回到會場。
很快便到了上午環節的尾聲。我和槐刺均有報名參加下午環節,所以留下來吃午餐。我們認識了一位PolyU的professer。她是speed的教授,前來的目的是進行科技創新的research。從她口中我知,原來前一天也有MaD的活動,而我們公司也有人到那裡進行演說(那人是否叻sir?)。由於我不知這件事,被教授笑稱她這外人比我還了解我的公司呢!(我真失禮…)
另外,我還認識到其他創業家,例如有一位從英國回港的內地人,不想幫別人打工,便努力創業。數年前他有一個e-book的概念,但那時iPad及Tablet還未出現,令e-book的想法未獲欣賞。這說明創業的時機是很重要的。
另外有一位來自深圳的人,他公司負責開發網上付款平台及技術,目前正積極引入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術(例如匯豐為客人供安裝了NFC技術的iPhone手機套,令客人可將iPhone變成八達通付款。)
還有一位是外國人(當日我唯一一位成功接近的外國人)。他雖然身體殘缺,但他十分努力,最後成為一位CFO。他在一間再生能源公司工作,為貧窮且能源不足的國家提供再生能源,這次出席是為了尋找資助。
此刻,我發覺原來自己一直生活在狹小的圈子裡──圈外的世界原來是這樣多姿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