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ursuit of Success(六十五):瘋人會(MaD) – 第二次Networking(一)

你能想像這個世界會有人參加瘋人會嗎?而且出席的人士大部分也是成功的投資者?

我這裡說的瘋人會,其實是指MaD,即Make a Difference創不同。它成立於2010年 ,是一個致力支持亞洲各地青年人,發揮創意,為個人、經濟、社會和環境創造正面改變的團體。就在前幾天,它舉行了一個名為Make a Difference Ventures Salon 的活動,邀請了支持新晉創業家的投資者及有興趣人士出席。

就在一個月前,叻sir向全公司發了一封電郵,介紹這個活動。當時我和我的同事覺得十分有趣,便報名參加了。我們都應為,這個活動能讓我們接觸更多有趣的東西,擴闊我們的眼界之餘,也為我們提供一個networking的機會。

換句話說,這是我第二次Networking。

「好了,從現在開始,我們要說英文了!」活動當日,我相約我的同事刺槐在中環會合。刺槐剛加入我們公司不久,是一位叻sir重視的同事。重視的原因十分明顯──叻sir看重刺槐的英語能力。刺槐自幼在澳洲長大及接受教育,是一名ABC(Australia-born Chinese),所是她的英語十分流利。在我們這間缺乏高英語能力的公司裡,她的存在當然會受到高層的注意。

因此,我希望和她以英語溝通,為今天參與一個以說英文為主的活動熱身一下。

「今天不是會有很多香港人出席嗎?那我們便不同說英文了!」她這樣認為。事實上,我們都不知道今天會遇到什麼人,只是我知道今天某些嘉賓是外國人,那用英語交談應是不能避免的。我將我的想法告訴她,她也點頭認同。

很快,我們便到達該活動所在的大廈了。這時,我犯了一個極嚴重的錯誤──我沒有主動接近今天的講者!

話說那時當我們到達升降機大堂時,我看到當天的三位講者也在等待升降機,他們就是:

  1. Victor Hwang, Co-Author  “The Rainforest: The Secret to Building the Next Silicon Valley”, Managing Director of T2VC
  2. Wong Poh Kam, Director of NUS Centre for Entrepreneurship
  3. Brigitte Baumann, President, Board Emeritus European Business Angel Network

當時我想,這是一個錯得的機會去交換卡片!因為我能夠想像,在活動開始,他將會被很多人包圍,到時要和他們握手,也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現在,我們有機會和他們一同乘搭升降機,這不是十分幸運嗎?

可是,最後我也未有上前自我介紹,只因對方是外國人,而我則沒有信心用英話和他們對話。

刺槐當然有能力和他們交談了,可是她十分害羞,最後也未有自我介紹。就是這樣,我們白白浪費了一個和活動講者交流的機會。

若果下次參與另一個活動時,我遇到了同樣的情況的話,我是反應是否會不一樣?我相信我仍然會不敢走近。看來我還要好好磨練一下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