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ursuit of Success(六十六):瘋人會(MaD) – 第二次Networking(二)

上回說到我和同事槐刺在升降機裡,白白錯過了一個和三位重分量講者交流的機會。直至活動完結時,我們只能和其中一位交流。這個故事教訓我們,機會經常出現,只看我們能否在他們出現時好好把握,不然便讓它擦身而過。

當時,我對自己說,我必定要成為一位勇於和成功人士對話的人。

到達會場後,我們發現排隊登記入場的人士大部分也是外國人,我便知道我早前的顧慮(即擔心在場人事主要用英語,所以和槐刺以英語交流,熱身一下)是正確的。眼下所見,他們互相點頭交談,看似早已認識,我們實在不懂如何找人對話。事實上,這是networking最困難的地方,因為當networking的對象已互相認識,他們便會自成一角對話。我們這些新鮮人,沒有投資創業的經驗,也沒有科技創新的背景,只是兩位不相關的(未來)會計師,要接近在場人士便更困難了!

我想這是不行的,我們必須要好好把握networking的機會,不然我們永遠不能成長,只懂活在自己的圈子裡。於是,我和槐刺分頭行事,主動找交流的目標。

我一邊漫步,一邊尋找可以接近的對象。我努力強迫自己將眼光放在外國人身上,因為這能迫使自己使用英語。可是,每當我和他們有眼神接觸,我便變得像石頭一樣,開不了口,於是只好點頭走開。

儘管我不斷咒罵自己,我也未能成功迫使自己。我知道,這是因為我自卑於自己英語能力不足(儘管有美國英語老師說我的口語不差,她聽得明白)。看來我必定要找出進步的方法了!

最後,我成功與兩位香港人前輩對話,一位來自創新科技署,另一位來自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我真的服了自己,在用母語說話時便精神抖擻、十分主動!)我們討論了當下香港科技創新的情況和發展。原來,現在已有超過300間科技創新公司在數碼港立戶,而且很多人都會申請創新科技署的資助(儘管程序繁複)。

很快就到活動開始的時間,我和槐刺便坐在一起(幸好叻sir不在,不然他會叫我們分開坐的)。是次活動分開上、下午時段。上午時段是MaD舉辦的比賽的決賽日:成功進入決賽的最後六隊創業團隊將會在出席者及評判面前推銷他們的產品,並接受出席者及評判的評分,最後最高分的三隊將獲得資金資助開發產品。

最後六強的idea分別是:手術時防止失升過多的產品、用廢物將客人的價值及lifestyle化成產品的idea、為貧窮小國提供學習機會的idea、利用科技在災難發生時提供協助的idea、將文字變成圖像的idea,和使用無線技術減低能量傳遞時流失的情況的idea。

最後獲獎的是最後三個idea。

除了比賽,是次活動還請來數位講者,談談他們對創業的看法。他們說了什麼?下回分解!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