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女.相心(四十九):whatsapp又收費又免費?

前陣子,Andriod版的whatsapp宣佈要收$8年費,引起港人不滿,紛紛表示不再用whatsapp,轉用其他instant messaging apps,例如wechat和line。可是,有消息指前幾天用家卻忽然收到whatsapp的通知,獲免費續用一年,令一眾未有低頭付款的用家感到高興。

蘋果日報:WhatsApp跪低 Android版免費續一年

成報:WhatsApp暫「跪低」 續免費期限


這令我想起過去我們用軟件的態度:我們總會從網絡上(或者以前從街頭上)尋找一些「特別」的途徑來免費/以較低價錢來獲得某些軟體的使用權,最為人所知的例子是的Windows──有多少人會願意付出數千元去購買原裝正版的Windows?即使Microsoft使出不同的手段來停止盜版在市場上的蔓延,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多時水平更高的用家總能相出對策,令一眾網民仍然能夠免費/以較低價錢使用。

另外,音樂也有類似的情況。隨著我們進入互聯網的世代,部分人不再付款購買CD,而在網上尋找免費下載的版本。Youtube的興起更令網民每每能在某明星的新歌推出前便能試聽。說得好聽便是這樣做會收到免費宣傳的效果,但事實是很多人都因些不會購買CD,這當然會嚴重影響唱片公司的收入,以及歌手的飯碗,最終受害的可能會是我們自己(再聽不到喜愛歌手的新歌)。

在這個話題上,電影及電視也是重災區。很多人用BT下載外國的電影及電視,普遍的理由是很多想看的電影及電視在香港也看不到,或者不值得到戲院看。最近我發覺愈來愈多人在Youtube上載整套電影(當然是較舊的),但未有被刪,看來Youtube已經開始容許網民上載電影了?這樣做的結果令人們愈來愈不願意購買正版DVD了,令部分影音公司近來經常以$99三隻DVD的優惠價來吸引顧客。

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很簡:要麼是發行商/創作人轉以其他方式賺錢(正如google以廣告賺錢),那便有機會提供免費的軟件/程式/檔案,要麼便要重新教導消費者正視盜版嚴重的歪風。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前者顯然比後者更易做到。

以廣告收費的佼佼者便是google。它主要以AdWords(當消費者搜尋關鍵字後,才將相關廣告播放,當他們點擊你的廣告時,你才需要付款。)和AdSense(根據網頁內容中的關鍵詞而自動顯示適合廣告,google從中收取廣告費)收費。至於Facebook也是主要以收取廣告費賺錢,但他未有像google那樣成功(當然是因為facebook不是search engine了!)

這樣看來,以廣告收益來賺錢不是不可行的做法,但要看方法如何。

總的來說,互聯網的興起鼓吹全球化的分享,打撃本來靠售賣軟件/程式/檔案的公司。與其教育人們正版的重要性,我認為他們可以自己成為提供免費軟件/程式/檔案的來源,並且改變一貫的收入來源,才能在這個時代繼續生存。

至於whatsapp,由於他們從來沒有將廣告放在程式內,他們未能像其他程式一樣收取廣告費。可是,「沒有廣告」正正是它受歡迎的原因。為了賺取收入,他們不得不收取年費。可是,我認為他可以推出一個upgrade收費版本,以更豐富的內容來吸引別人購買,這樣做便不會引起人們的不滿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