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兩則關於利是的故事,令我不其然覺得,現代人是否將逗利是的原意歪曲了呢?
在說我對這兩篇故事的感想前,我先說一下我公司的清潔姐姐對逗利是的看法吧!她在開工的第一天跟我說,她和家人回到內地家鄉拜年,未有收到利是,因為家鄉傳統上不會派利是給出來工作的人。這不同於我一慣逗利是的傳統──只要未婚使能收利是。
清潔姐姐未有對花感到不妥當。她憶起小時候父母在過年時也只會給二、三元利是,以作為一個好意頭。她並不在乎金額的多少,因為別人不是必然要送錢給自己的。
我十分認同清潔姐姐的想法。回想以前,我每年最期待的日子便是新年,因為可以逗利是,可是長大了的我卻覺得這並不是一件特別值得期待的事,因為重點不是獲得金錢本身,而是在過年時給別人的祝福。
對於第一個故事,我只能對寫這篇帖的人感到無奈。我一直認為派利是的人大可將一張寫有「恭喜發財」四字的紅紙放在利是封內;他們選擇不這樣做已是他們的大體的表現。此外,並不是每個人也有多餘錢派大利是,或者他們並沒有義務派大利是,所以我認為派十元利是的人並無不妥。
寫這篇帖的人必定是自小習慣收大利是的人,並且從未試過派利是(我也未試過),所以認為派利是至少要有二十元或以上才行。我認為這是自小的生活環境對他的影響(例如父母無意間透露派十元利是十分寒酸的想法),令他有這樣的想法,所以要怪罪的不只是他,而是向他貫輸這些想法的人。
至於第二個故事,我感到十分震憾──強國人竟然愛面子至這種程度,要利用無辜的利是和小孩來保自己的體面!這與武器的情況一樣──武器本身並無善惡好壞之分,重點是持武器的人本身是好人還是壞人?利是本身也無善惡好壞之分,重點是派利是的人以什麼目的來派。看來,利是和武器也能列入世界百大無辜事物之內!
至於小孩,由於自小便會在過年時收到大利是,他們對於利是的看法就是:金額多便是禮!這種嚴重扭曲的思想令他們長大後也會成為他父母一類的人,也會成為第一個故事裡寫帖的人,這樣便會失去本來值得學習的價值觀(即派利是代表祝福的想法),令世人更加向錢看!
看來我們是時候想想逗利是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