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ursuit of Success(六十八):瘋人會(MaD) – 第二次Networking(四)

很快便到下午的環節了。下午是一場workshop,由Brigitte Baumann講解何謂impact investment。以下是節錄wikipedia對impact investment的解釋:

  • Impact investments are investments made into companies, organizations, and funds with the intention to generate measurabl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longside a financial return.
  • Impact investments can be made in both emerging and developed markets, and target a range of returns from below market to market rate, depending upon the circumstances.
  • Impact investors actively seek to place capital in businesses and funds that can harness the positive power of enterprise.
  • Impact investing occurs across asset classes, for example private equity / venture capital, debt, and fixed income.

Brigitte Baumann是一位Angel Investors,即提供資金協助創業。他十分熱衷幫助年青人創業,認為這個社會必須玥要有人站出來,帶來一點改變才行。她鼓勵年青人跟著信念走,為圓創業夢而努力不懈。她這種追求理想的態度,是我大部分朋友都缺乏的。

叻sir和他的太太也出席這個workshop。當他來到時,我和槐刺都上前打招呼,並說今早學到很多東西。叻sir聽後十分高興,叫我們回到公司後務必要和大家分享(我們真命苦啊…)。

由於叻sir和我們一起上workshop,我們便不能坐在一起了。我與另一位剛認識的年青consultant一起坐。她是上海人,但英文極好,因為她曾經到英國讀書,但她的美國口音卻令我感到十分有趣──原來她經常看美國劇集,所以她滿口美國口音。

她剛回港已有半年,不懂得粵語,平時能用普通話和英語和人談話。她說她想學粵語,但苦無機會,於是我便開始和她說粵語了。(當中當然夾雜著英語了!)她對於Brigitte Baumann的workshop十分感興趣,所以自費前來(這些workshop當然要收費吧!但我和槐刺是免費的,因為公司代我們付款了。)。我對她十分有心前來學習感到很感動,希望她沒有白付那些費用吧!

下午的數小時都是說imapct investment,但我認為和普通大學lecture沒兩樣。我想她將重點放在一些基礎理論,令在場人士不太感興趣,不時出出入入,或者提早離開(或者他們不是沒興趣,只是工作太忙而已,畢竟當天是工作日,可是我個人覺得不太有趣),直至有數分鐘,她分享了自己的經歷,說她曾經想成為一位創業家,奈何剛巧她懷孕了,在半迫(公司認為懷孕的她不適合做CEO)半自願(她也覺得有些危險)下,她無奈做了投資者。現在,她捲土重來,努力實現自己的創業夢。

這個分享,為她贏得全場的掌聲。我相信,其實願意出席的人,等待的就是這些經驗分享的時刻,反而一些過程或做法的細節,可以從其他渠道習得。

很快便到了尾聲。叻sir在workshop完結前已走了,不知是否回公司工作?我上前謝過講者後,便和槐刺離開。

今次的活動,令我更清楚了解自己的不足。我的語文能力令我失去一些機會,這曾經令我想過,我是否仍然留在這間以中文溝通為主的公司呢?我是否應該盡快去一間外國公司磨練自己的能力?可是,我對於這裡的管理層的管治精神十分滿意,也對叻sir對自己的重視感到高興──是他令我覺得自己是有能力的。

我相信我短期內不會離開,但長期的決定會是如何?天曉得。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