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女.相心(五十一):時日無多
時間不等人所共知的事實,而人人每天只有24小時更是我們不能改變的事實。儘管如此,人們總會無意地把時間投放在次要事情上,例如無聊地上網,和朋友悠閑地聊天,呆呆地坐在電視機前,或躺在床上把玩智能電話。
 
大部分人對於時間流逝這件事情不當一回事,因為他們習慣了──習慣了無論如何,自己都有一天24小時的時間可用;習慣了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控制時間;習慣了這一秒過後仍然有下一秒。
 
可是,在《In Time》裡,主角和身邊人卻沒有我們那樣幸運,他們大部分人的人生比起我們還要悽慘,因為儘管他們和我們一樣,每天也有24小時,但他們可能連一小時也過不了便歸天了,因為他們能夠掌握的時間比我們更有限。

這是戲中世界的設定:每個人在出生時也能對等地生存25個年頭,但之後每人便只有一年的時間生存;他們可以從別人身上取得額外的時間,或以工作賺取時間,或更直截了當地從別人身上奪去他們的時間。因此,那個世界沒有人有年老的外表(25歲後便不會老了),每個人也極為冷漠(深怕和別人走得太近會被人奪去時間),大部分人也極端地不會浪費時間(因為不知下一秒會否仍然生存),大部分人也是貧人(在那個用時間作為貨幣的世界,大部分人也沒有好好生活的條件),大部分人也是短跑好手(因為要趕在沒有時間之前找到額外時間)。
 
和現實相比,他們的人生更悲慘,每天也要抱著隨時去世/隨時看到別人去世,令人更體會到人生無常的無奈。可是,正正是因為時間的不足,他們比我們更珍惜時間,深怕錯過了時間的話,會賠上了自己的生命,或者會失去了和家人友人共處的機會。
 
在《In Time》,主角的母親因為不夠時間,不能買到車票回家。眼看路途遙遠,回家路程示少兩小時,但自己只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她只有努力跑回家看主角。主角在家門前看到巴士上沒有母親的影蹤,便知母親可能有事。兩人向著對方的方向跑去,終於看到對方的身影,卻因時間不夠,母親最後在兒子的懷裡奄奄一息。當下,兒子只能向天呼叫…
 
對我們來說,活在當下是一句好聽的說話,但對戲中的人來說,那是一句做人的原則,不然他們將會失去比想像更多的東西。
 
因此,我們是否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不要再抱有可以有第二次機會去做事的想法,好好珍惜自己的時間,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家人朋友,以及自己當下擁有的一切。
 
還有數個小時,今天便完如了,你今天做了什麼?你又將會做什麼?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