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報導指賭王何鴻燊與四太梁安琪所生的23歲長女何超盈,被發現神志不清地在銅鑼灣街頭遊蕩。有好心人出手幫助,發現她的鼻下有白色粉末。究竟那些白色分末是什麼?何超盈是否做了不當的行為?沒有人可以/有膽確實地回答。
有人說,她有這種行為是因為他的背景。他說,作為賭王的女兒,她承受的壓力十分大,因此若果她真的接觸毒品,也是無可厚非。
我對於這種看法感到奇怪?為什麼一個人壓力大便有理由去接觸毒品?正如為何中東人要向和自己的信仰不同的人施襲?吸毒或攻擊別人,這些都是不好的是,都是一些會令自己/別人受傷的事,為何會有合理化的時候?
我相信沒有一個人沒有壓力。數年前的巴士阿叔的「你有壓力,我有壓力」這名言至今依然不時在我耳邊響起。只要我們認真地想,在這世界裡生存,怎能沒有壓力?不說別的,說在香港生活,我們均要面對高樓價的壓力。未有置業的人面對置業首期感到有壓力;已置業的人面對長期供樓有壓力;已供完的人面對找不到最理想最合適的單位而有壓力;工作有壓力;養妻活兒有壓力;起居飲食愈來愈貴有壓力…我們都活在壓力之中。
貧窮的人最有壓力,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金錢去滿足基本生存需要。他們可能沒有地方住,或者正住在危險的地方(例如籠屋),而且三餐不繼,幸運的話可以找到食物銀行協助,或遇到有心人的出手幫助,否則只能吃一些沒有營養的食物。這些人之中,又有多少人會因為壓力而吸毒或做其他傷害人的事?(說粗口便是他們主要發洩的方法)
的確,做富有人家的兒女是有壓力的,特別是當家族關係十分複雜。賭王何鴻燊有很多妻子,因此有以想像到,妻子之間互相掙寵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事,而且兒女間不和也應該是可以想像到的事。假設何超盈真的吸毒,這是否是一個合理的理由去接觸毒品?
我從不相信吸毒有助減壓。減壓的方法其實很多,例如做運動、看書、看喜劇、和朋友談天、玩電子遊戲、聽音樂等。吸毒只會令人感到飄飄然,在一段時間內感到莫名的興奮。可是,獲得這剎那的快感是有代價的──毒品對身體的永久傷害就是換取興奮的代價。
事實上,近年政府有關打擊毒品的宣傳廣告愈來愈恐怖。除非不看電視節目,否則不能看到其中的一兩個,都是將吸毒的禍害展現在觀眾眼前。難道真的有人覺得,每數十分鐘去一次洗手間並不是怎麼的一回事?
總括而言,我認為減壓絕非一個吸毒的合理理由。每個人都有壓力,因此我們必須找到一個正確的方法去排解壓力,令我們不會有一個更令人難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