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Enron、Worldcom等國際性醜聞相繼出現,業界對會計師和核數師的道德要求愈來愈高。結果,Code of Ethic便在這些要求下應運而生了。
Code of Ethic可以說是業界對會計師和核數師的道德指標。身為專業人士,他們必須能利用這個Code來辦認到威脅(threats)和應用相應的保護措施(safeguards),以將威脅減至可接受的程度(to an acceptable level)。
Code of Ethic指出,身為一位專業會計師(包括核數師),他們必須做到以下五個大原則:
- 他們必須有誠信(integrity),做到老實又坦白;
- 他們必須要持平(objectivity),不能帶有偏見或有利益衝突;
- 他們必須取得專業才能(professional competence)及對會計守則有適當的關注(due care);
- 他們必須要保密(confidentiality),不能隨便向第三者披露事情,除非他們有責任(obligation duty or voluntary duty)進行披露;
- 他們必須有專業操守(professional behaviour),遵從相關法律及守則。
對核數師來說,要做到持平,他們必須要有適當的獨立性(independence)。獨立性不是他們說有便有;他們必須要做到表面(independence in appearance)和內在獨立(independence of mind)。一般來說,核數師都會接受很多相關的培訓,因些他們理論上十分理解獨立的重要性。可是,要做到表面獨立,他們必須做到讓一位理性的第三者感到他們是獨立的。要做到這一點,良好的聲譽是必須要的。
在審核工作過程中,核數師會在不同的情況遇到不同的威脅。Code of Ethic列出一些常見的威脅及可供參考的保護措施,好讓一眾核數師能警剔一下。一般來說,核數師最常見威脅可以歸類為五大類:自我利益威脅(self-interest threat)、自我檢查威脅(self-review threat)、傾向威脅(advocacy threat)、熟悉威脅(familiarity threat)和膽怯威脅(intimidation threat)。
自我利益威脅(self-interest threat)主要是和金錢、利益有關的威脅,最常見的是股權問題。守則說明,核數公司、核數團隊和直屬親屬不容許直接持有客戶的股權,或間接持有大量客戶的股權(即可以間接持有小量的股權,因此若MPF有投資在客戶公司並沒有問題。),否則要諮詢法律意見,在適當時候賣去股權(如隨便賣去股權可會被控內部交易(insider trading)),或將持有股權的核數師移離核數團隊。
另外,核數公司本身不能和客戶有緊密的商業關係,例如聯營(joint venture)、幫客人宣傳(例如幫客人送coupon)或以優惠價向他們購買貨物/服務(除非完成核數工作,並向engagement partner報告,而且該優惠和一般員工優惠無異。)
有時候,客戶可能會向核數團隊的成員招手,聘用他們在旗下工作。這時核數團隊必須考慮被招手的同事的年資和職位,看看其過檔會否對獨立性構成重大影響。(當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看看是否要留住這人。)這裡要注意的是,該夠核數師不能進會客戶的董事會工作。
下回再說說其他自我利益威脅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