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女.相心(七十八):Assumptions

「你做太多assumptions了!很多時候你要問清楚才做才行啊!」這是最近上司對我的評價。

事情看來複雜。簡而言之,就是我和同事之間的溝通出現問題,令我誤以為要做某事,但原來並不需要去做。我做了,結果工作出錯了,要改正,上司便向我說了以上的說話。

的確,這回我錯了。可是,我認為我的錯並非做assumptions,而是做了assumptions卻未有好好證實之。

作為一名打工仔,我很多時候也十分狐疑:究竟何時要做assumptions,何時要問清問楚呢?我們「自以為是」地做assumptions,說穿了就是經驗之談──以經驗作為明辨是非對錯的做法。當然,我們常常聽到別人苦口婆心地勸說,世界正在改變,我們斷不能過份依賴過去的經驗做事,那樣只會吃虧。

我十分同意這句說話,可是亦有很多人說,我們要customer-IN,即要將別人當做顧客,代入別人的想法行事,正如下棋一樣,下一著棋前並非只想著這一步棋,而要深思熟慮地思考之後的數步棋,從而預測形勢。這樣說的話,難道customer-IN的攸事方法不正是教我們要依賴經驗,要做常assumptions?

又例如最近十分流行的big data concept:在科技急速進步的這個年代,很多大公司從多年來儲了很多顧客的資料中,找出顧客群的消費模式,並且以這想出相應的市場策略或產品。過程中他們要作出很多assumptions,以排除一些noise或選出一些關鍵的行為。儘管我不太相信,但我也聽聞很多公司以這種新方法成功捕捉了顧客的心。而且,相對傳統的賣廣告手法,這種新方法更能減低成本浪費,因為公司可以將資金放在更有回報的分析工作上。

以上兩個例子均說明,我們的而且確要做assumptions,因為很多時我們也沒有足夠的資料去做出決定。當然,我十分明白,一本通書不可能用到老,不同行業有不同的做事方式,有些行業要多做assumptions,有些則要問清問楚才行。可是,我應為我上司對我的評價有誤。

事實上,對他而言,太多的assumptions,意指太多他認為不要做的assumptions。他何以能夠要他的標準去判斷我做assumptions的量?儘管他是我的上司,但他的工作和我的有明顯的分別,因此我不同意他說我做太多assumptions。而且,在一起共事的日子裡,很多時他也做了很多assumptions,是否因為他的assumptions沒有明顯的錯,所以可以做?assumptions,顧明思意,就是沒有明確的答案,所有有錯的可能;由於我的assumptions錯了,所以事後孔明地說我做了太多assumptions,顯然不太妥當。

因此,我不太了解他說我做太多assumptions的意思,也不會去因此而去改變。我只會認同他說我沒有問清楚這一點。當然,之後我也會盡量地問清楚別人後才作決定,但在我心的深處,我仍然覺得十分有成見地認為他叫我這樣做,只因他不想在出錯後背鑊。這是我十分不認同的想法。

可是,他的想法卻又是在社會上生存的不二法門之一。我太幼稚了,上司分明想袋錢落我袋,可是我還寫了這篇文在反擊。但是,就正因為我有這分堅持,我才是我,我才不甘淪為一位世俗的打工仔。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