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職場上努力不懈往上流,捱個三五七年後,終於獲得見Board機會,升上更高職位,有機會獲得更多金錢上的回報和職權。可是,並非所有人都懂得把握這個機會,而結果往往告訴我們,失敗的遠比成功的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另一邊廂,作為interviewer的你,希望找到一位合資格的人擔任責任更大的職位,以期獲得一名得力的助手,減輕自己負擔之餘也能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出一份力。可是,找到合適人選的機會卻比想像中少,這又是發生了什麼事呢?
小弟有幸從一名HR高層口中取得一些關於見Board/見Candidates的意見,感覺這些意見對於大部分人可能是掌握他們人生的關鍵,於是欲在此blog上稍作分享。
一、見Board
領導能力
作為Candidate的你,在努力一番之後獲得見Board的機會後,你必須要知道自己即將由一般的打工仔變成管理層級的打工仔。這意味著你必須由「每事自己做」變成「每事叫別人做」,這必須要有強大的領導能力。試回想一下,在當初進入這公司時,你的上司是如何表現的?當時你是否佩服他?現在他在什麼職位?想想你自懂事之後的十多年,你學到的關於管理和領導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你有沒有透過不同的媒介,例如別人的分享或書本,嘗試了解一位管理人/領導的待人處事態度?你有資格見Board,意味著你有更上一層樓的潛質,但是否能讓interviewer都認同你的潛質,便要好好讓他們看看你的領導能力。
了解自己
要說服別人,你必須要舉出例子;要說服別人你的能力,你必須要舉出的有能力的例子。要做到這個地步,你必須要充分了解自己: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個性、自己的表現等等。例如,任何人也能說自己有領導才能,但是否每一個人也能舉出適當的例子?作為一位前下屬,你又曾經有什麼機會去表現出自己的領導才能呢?你是否曾經在某個project的某一個部分裡帶領著眾人一起完成某件重要的事?或者在與同事一起達到公司目標上提供不少貢獻?要以自身的例子說服別人,必須要先了解自己。
錯誤與學習
沒有一個人是從來沒有犯錯的。沒有犯錯的人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來不肯冒險嘗試的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便不錯,這是簡單的道理,也是令一個人停留在comfort zone的強大阻力。可是,世上又有多少事情是確實無誤的?很多事情也是存在不確定性的風險的,而做這些事情的人往往會跌落名為失敗的洞裡,結果被其他不肯嘗試的人所譏諷。但是,願意嘗試的人所賺到的,卻是旁觀者所得不到的:他們賺到了失敗的經驗和學習的機會,即使在學習之後再次失敗,他們也不會聲名狼藉,而且他們更羸得了掌聲。上級喜歡勇於嘗試的人,因為身在他們這個層級的人不嘗試不行。你必須要舉出勇於嘗試和從中學習、進步的例子。
見多識廣
這不止於看閱讀、多溝通,而是更高一層次的,在別的部門工作。我相信要做到這樣是十分困難的,因為不是很多公司願意提供機會予員工在不同部門工作,賺取經驗。可是,當你有幸地遇上這個機會,哪怕只是幫手,你也應該好好把握,因為哪怕有一天,當你有見Board的機會時,你會被問及對公司整體的發展方向。如果那時的你只有對自己部門的了解,你將不能舉出一個讓在場人士滿意的答案──你要知道,作為一位管理人,你不只是要管理數十人或者一個部門,而是要和其他部門一起,為達到公司目標而努力。如果你不了解其他公司其他部門的工作和它們對公司發展的幫助,你將不能有一幅清晰的公司畫像,那麼你在其他管理人眼裡,只是一個和被管理的人沒分別的人,那麼他們為何要晉升你?
勇於嘗試
這裡的勇於嘗試是指當你見Board失敗後,你不能立即否定自己的能力,而是要好好反思今次失敗的成因。每一種失敗都都有其主因:因為英文不好?因為太緊張令表現不好?因為說話過分吹噓而未有舉出足夠佐證的例子?因為表現不到足夠的自信?因為自己的野心太大但能力不夠?等等。在反思過後,你必須繼續努力,取得下次見Board的機會,並且在這之前努力去掉那些令你失敗的因素,讓上級看到脫胎換骨的你。
二、見Candidates
提出難題
當你到了可以成為Interviewer的層級時,你必須知道自己是將握著公司生死存亡的把關者。此話何解?因為眼下接受面試的人,有機會是和你一起共同努力的未來管理人,也有機會是有名無實的吹水王。你必須要認真把關,向每一位Candidate提出難題,考驗他們。只有通過考驗者才能成為你的伙伴。可是,這樣的難題並不是強人所難的題目,而是一些作為有能力的管理人必須懂得解決的題目。有能力成為Candidate的人,想必是有潛力的人,但他們未必是懂得運用這些潛力的人,而作為Interviewer的你必須要判定眼下的人是否就是被選中的人?
給予回饋
回想以前還是下屬的你,在為公司做了一件事之後,最想獲得什麼?金錢?升職?讚賞?對我來說,我最想要的就是回饋。的確,事情已被完成,但我的表現如何?好?不好?哪些
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夠?有哪些優點要強化?又有哪些缺點要改善?有沒有例子?有沒有分享?有沒有建議?作為下層小薯仔的我,在做完一件事後尚且希望有這樣詳盡的回饋,那作為見Board的Candidate又怎會不想要回饋?不是一句:「Sorry,你今次表現不好,下次再好好努力吧!」便成,而是必須認真為他分析他成功/失敗的原因,以助他日後表現得比之前更好。
全面評價
很多人會被第一印象所影響,結果即使對象進步了,他們也不以為然。小弟的上司最初對我印象不好,結果在一、兩年後,他對我的印象依然是停番在最初的印象之上,但身邊的同事卻看到我有極大的進步。我曾經問他可否詳述我的不足,他只說他「覺得」我還未準備好。這說明第一印象有極大的影響力。作為一位Interviewer,Candidate的未來就在你的掌握之內。你可以帶他上天堂,也可以推他落地獄,因此,你必須努力不要被對他的第一印象所影響,反之要全面評價他。需知道每一個人也有強處弱處,而我們總會不期然望向別人的弱處再批評它,這種偏見的行為不見得是為公司好。為了公司整體的利益著想,也為了發掘到合適的管理人材,我們必須放棄偏見。
事前準備
作為一位Interviewer,你必須要做好事前準備。的確,你可能有很多事情要親自處理,但當你接受了Interviewer這個角色,你便要好好地做好它。你不能在Interview前也不了解Candidate的背景,你也不能在Interview的過程中分心做自己的事務,哪怕那是生死存亡的事(如果要趕著處理這些事,那你根本不應接受Interview這份工作)。如果沒有事前準備,你將不能選出最合適的人選,那麼你可能成為了傷害公司的毒素,影響公司未來的表現。事實上,做什麼事也好,充足的事前準備是必須要的。
Bonus、CFO的話
以下為節錄CFO對於見Board的想法。儘管和以上的建議有些相似,卻是值得一看的分享:
「We recently completed our year end promotion review…the most common reasons for failure (is that) the leadership aspects are not fulfilled. As a reminder…we are looking for leaders who can drive our core values.
• Need to have a full company, industry & global perspective. A Leader must have a wide perspective. In this regard, we highly encourage to pro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external learning opportunities such as furth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conferences etc. Skimming our own daily news service is important – you don’t have to read and memorize every word but a basic sense of what is going on around us is essential for a leader.
• Ability to take risk and learn from mistakes. If you have not made a mistake in your career, this is likely because you have not taken any risks. For a child growing up,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some minor accidents to experience pain and learn from these experiences. I distinctly remember burning my figure with a match as a child, which is why I now avoid playing with fire as an adult. Experiencing small accidents is essential to building our awareness to avoid big accidents. Make some mini mistakes before your panel re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