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香港人來說,工作與私生活彷彿是兩個然截不同的世界。在公司裡,打工仔們要努力工作,藉著燃燒生命來趕deadline交report,絲毫不讓自己有喘息的機會,遑論能與同事有私底下的交流和聯繫。而且,辦公室裡複雜且令人生厭的政治更令人不想與其他同事有超越同事的接觸。結果,香港人徹底地將人生分成工作人生和私生活人生,就似進擊的巨人一樣,以高牆將兩個世界隔開,以取得有限度的自我保護。
我相信這種情況能應用在絕大部分的香港人身上。幸運地,在這個新環境裡,我看來沒有遇到這種情況。
首先,辦公室不大做就了一個良好的交流環境。事實上,辦公室政治很多時會出現在大公司裡,因為大公司的架構大,人數又多,為了上位,競爭是必然的行動,結果便做成互相攻擊的情況。回想自己在舊公司時即使架構頗大,卻遇不到這情況,實屬幸運。現在在這規模較小的跨國公司裡工作,這些辦公室政治的出現機會也都大大減少了。
除了公司的規模外,公司的文化和同事的態度也是影響辦公室政治出現與否的因素之一。我認為如果公司的文化是互相競爭,而同事們都是一些十分有野心的人,那辦公室政治的出現便不能避免了。幸運地,我的公司並未有這些文化和同事,令我十分放心。
為了讓各位了解我現在的工作環境並從中學習,我打算在些分享一些我認為十分值得效法的行為:
早晨與再見
我很難相信這公司的大部分人也會互相說早晨和再見。事實上,很多香港人十分內向,平時都不會和別人打招呼,不像外國人一樣,見面時總會說「How are you?」、「What’s up?」等。即使是在叻哥的舊公司裡,大家工作並不見有隔膜,卻沒有幾個會主動說早晨。
可是,這裡的同事竟然會在每天早上踏入辨公室門口的時候便會說早晨,令我十分驚訝。雖然不是所有人每一天也說,但卻沒有人不說早晨的。
當然,下班亦然。同事們在離開時也總親切地說「走啦,拜拜!」這總有禮貌的舉動令我驚歎不已。
另外,哈爺每天回來也會向每一位(你沒有看錯,是每一位)同事施予一下強而有力的握手,並問你當日過得怎樣(當然是用英文了)。我很難想像一位老闆(哈爺是香港支部的老闆)會願意向每位同事每人花數分鐘時間去交流,關心每一位同事當日的狀態如何。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哈爺比叻哥更為強大。
早餐與午餐
回想在舊公司裡,我的早餐和午餐都是在自己的坐位裡解決,有時會和大伙一起吃。我曾經相信香港人就是獨自吃飯的表表者,但在這樣的情況卻有少許不同。
早餐方面,某幾個人會相約一起到樓下買早餐,而非獨自完成自己的早餐。我未有跟從,主要原因是現在的早餐太貴了,價錢都能買一個午餐了。
午餐方面,新環境有一個很值得學習的相處文化:一起吃飯。每當到午飯時間,你最好放低所有工作,與大伙一起進食談天。這與我舊公司很不同:那時我每天都是在電腦前進食,食完收拾好便成,但這樣卻鼓勵(或者暗地裡要求?)同事要坐在一起進食且談天。我深明這個相處文化的目的:為了讓同事能好好休息之餘,也藉著談天來建立良好的關係。在午餐時,我總看到哈爺和同事們十分生活化的談天:曾經吃過什麼、做過什麼、遇到什麼有趣的事情等等。由於哈爺是外國人,同事們總是樂於用英語表達自己,成功建立出一個讓不同人種互相交流的平台。
回想有一次我依舊在自己的電腦前吃飯,被哈爺看到,結果被他要求一起吃飯。我那時真是不識時務。看來,我真的要努力從在舊公司學到的抽離一下,重新學習新公司的新的相處模式。
閒時與開會
新公司還有一點值得學習,就是不論是老闆還是同事,總會在工作時忙裡偷閒吹水。這情況我在舊公司經常發生,但止於非管理層的同事。因此,當我看到新公司的所有人總會找到機會打成一遍的時候,我便感到十分新奇。原來管理層和非管理層不會總是分別扮演著水和油,而是有機會成為水和乳,實行來個「水乳交融」。
至於開會,我聽說和哈爺開會時,他總會問你過得如何:不是工作的進度如何,而是你個人在生活上及精神上感覺如何。哈爺總會關心公司上下的每一位同事,希望他們不會讓工作佔去生活的所有時間,相反會抽時間交朋友、陪伴家人、培養好的興趣和習慣等。在我看來,哈爺已經不是純粹要求下屬做好工作的管理層/老闆的程度了,而是到達了建立團隊、培養弄屬的領袖級別了。
另外,在每一個星期五,同事們更會在進行一個小型的分享會(即在首次見哈爺時所遇到的那個分享會,見上一篇文章)。在分享會上,除了哈爺會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外,還會邀請一些同事進行簡單的工作/生活分享,讓其他同事了解一下公司/同事的最新發展。
說到這裡,你應該發現我這一篇文章的標題沒改錯。在新公司裡,工作與私生活原來與其他公司十分不同:它們竟然是密不可分地存在著。你可能會擔心,這樣的話會有危險,因為工作始終是工作,如果注入私生活的原素可能會令自己曝露在危機中,例如會令自己的一些平時不常見的面具曝光。可是我卻有別的看法:會否正正就是我們太過保護自己,才不能與別人一起建立信任的關係,結果令自己陷入危機之中?(當然,你要懂得選擇分享自己的哪些資料。)
Hi, you're lucky?
But tell us is the job very demanding, every year at least 10 to 20% or more is out.
Practising unqualified accoun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