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女.相心(一百零三):行錯路
 
當我們在社會上工作了一段日子之後,我們總會想想自己是否正在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當然,世界並沒有為正確和錯誤訂下了一個絕對的定義,因此我們只能以個人感覺去判定自己是否走錯路。

一般人都會以他從工作上得到什麼和失去什麼,來判定他們是否走錯路。有人走上會計這條路,結果晚晚超時工作,做到身子壞掉也只能取得比最低時薪更低的工資,結果只能一邊自怨自艾,一邊羨慕做護士的朋友月薪高又不用超時工作;做護士的朋友卻埋怨自己行業供不應求,雖然月薪較別人高,卻要經常輪班當值,又要一人做多人的工作,又要看資深護士的面色,令人身心俱疲,不勝負荷,結果只能一邊努力工作,一邊羨慕做政府工的朋友人工高又做得舒服;做政府工的朋友卻身在福中不知福,經常覺得工作無聊又沒有挑戰性,每天上班等下班,實在是浪費青春,結果只有一邊拿取高薪,一邊努力溫習,應考會計師試,希望考取資格後進入挑戰性十足的會計界
慢著!為什麼有人覺得自己做會計是走錯路,有人卻十分希望走上會計這條路?這就是不同人追求不同東西對於某行業的不同見解了。
事實上,如果我們將上面的想法套用至所有行業,那將不會有一個行業是眾望所歸的「好工」:做地盤時薪高,不用學歷,但環境惡劣且工作辛苦;做醫生社會地位高且月薪高,但學歷要高且風險大(要對人命負責任);做教師假期多,但工作除了教書外還包括其他與學習營運相關的職務,而且當代的學生反叛之甚有目共睹換句話說,就是一句老掉牙的說話:凡事都有好壞兩面。我們要做的就是決定要看它好的一面還是壞的一面。
重要的不是某行業的好壞各有多少,而是當事人究竟想在這份工作上得到什麼,即所謂目標清晰。如果當事人想從工作上取我金錢,那他當然要找一些哪怕是做到五癆七傷也罷的高薪職位;如果當事人希望取得工作上的滿足感,那他當然要找一些哪怕是低薪,卻能幫助別人的工作。
最近我才看的《怪獸大學》,故事主角大眼仔和毛毛在大學時的經歷令我對於選擇工作有深刻的體會。如果大家未看的話,那對不起了,因為我現在正要劇透。故事講述他們在大學時相識,一同報讀驚嚇系,目標就是希望進入怪獸公司,成為獨當一面的驚嚇專員。大眼仔希望成為驚嚇專員的原因十分簡單:他年幼時看到驚嚇專員的英姿,於是想成為其中一份子;毛毛則是因為要繼承驚嚇專員的祖業。
可是,他們卻因為一次犯錯而被逼退系。他們不怕困難,勇於挑戰當權者,但最後他們也不能重新入系,而且更因為另一個大錯而被逼退學。可是,他們並未感到灰心,且甘心進入怪獸公司做最不起眼的職位,經過多年的努力後,他們終於成為驚嚇專員了。
他們為什麼能一圓任職驚嚇專員的夢想?因為這是一套合家歡電影?因為這並不是現實?因為他們並不是生活在人類世界?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因為他們有一個確切的目標。
作為從事會計的一份子,我對於工作的投訴從沒有比其他同行少,而對於收穫比付出少的控訴也與同行一樣強烈,但我也明白自己依然留在這裡的原因:因為我能在當中取得滿足感。當然,當某一天這份滿足感不能超越金錢及地位所帶來的誘惑,以及生活上的付擔超過我所能承受的,我將毫不猶豫地轉工轉行,而我相信這日子並不遠矣。可是,如果你問我是否行錯路,我將不知所措,因為我確實從中取得滿足感,而取得滿足感正正是我當下在社會工作的主要目標。
你問我從事會計有何滿足可言?我得到的滿足對你而言可能是nothing,因為不同人所追求的東西也不同,因此不同人才會從事不同職業。重要的是我們都知道自己努力付出是為了什麼?當那個原因漸漸遠去,或者被生活中的巨變而被變更,那就要及時發現,然後去新的方向前進。說白一點就是轉行轉工,甚至離港工作,而非一直都待在同一個地方,並深信只有那個地方才能取得成功,結果被困在某地終老,到老時才後悔為何當初沒有作出改變。
大眼仔和毛毛並不同意自己的能力不能成為出色的驚嚇專員(大眼仔太可愛,而毛毛只有外表),因此拼了老命也要進入驚嚇系;當他們得知自己被逼退學,他們也不相信自己的人生已經完結,因為他們深明自己的目標,就是要當一名最出色的驚嚇專員,於是他們忍辱負重,甘心在怪獸公司當最不起眼最不沾邊的職位,並等待著一個上位的機會。終於,他們等到了,並且成功做到他們想做的事。
深信自己行錯路的同行,現在請你們問問自己,當初為什麼會修讀會計?是因為親朋戚友說這行業的前景好?需求大?升職速度快?頭銜好聽?找工作容易?還是說你們自覺自己對數字敏感?喜歡數字?希望見識不同行業?還是說什麼都不是,只是隨便選擇而已?那數年後的今天,當你完成所有大學課程,又做了數年會計/核數,甚或已考取了專業資格,你對會計這行業的看法又如何?日夜超時工作是否你的目標?努力工作卻得不到合理回報是否令你工作失去焦點?整理資料來令公司的帳目變得更清楚會否令你感到工作上的滿足?當你的努力令公司成功上市/股價上升,令會否因此感到成功?
你現在仍然從事會計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只要那個基本因素不變的話,那就繼續在會計界工作吧,否則就頭也不回地離開吧!
離開可以有什麼選擇?我也不知道,因為這也是基於當事人的目標而言啊!有人的目標就是工作舒服,因此他們會選擇投身政府工;有人希望賺更多錢,因此他們會選擇投身投資、保險業;有人希望教育下一代,因此他們會選擇投身教師行業。沒有人有最正確的決定,只有最忠於自己想法、自己目標的決定。如果你連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也不知道,那你便一直做會計吧,直到哪一天你終於醒悟,作出選擇再算,前提是你要知道自己的青春有限。
如果你覺得我這篇文章盡是說教的話,但你卻看到這裡,那再請你把這句話聽進耳裡:不要過分考慮因為你曾經付出了多少。在經濟學說裡,我們所付出過的所有成本都是sunk cost,是不需要用以考慮來為未來作出決定的。當然,前提是當事人的目標明確,那他們一定不可以因為那些成本而作出不明智的決定。
換句話說,從事會計的同行啊,如果你們要轉工的話,請不要再回想起自己之前有多麼辛苦去考取資格,或者多麼辛苦地為公司努力工作。但在不理過去種種之前切記(!)要知道自己的想法(!),不要人做我做!
最後,祝大家在2015年有一個好的開始,有一個更好的人生,走上一個對自己來說最正確的道路!
P.S. 抱歉未能為各位迷途小羔羊再提出更多更明確的建議,因為小弟也是其中一隻小羊。只希望本文能為各位在黑暗中帶來一點小光點,為各位找出指引前路的大電筒。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