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女.相心(一百零四):會計路的盡頭,由你決定(上)

http://www.educationpost.com.hk/zh-hk/resources/accounting/150204-pro-blog-the-end-of-the-accounting-road
http://www.educationpost.com.hk/zh-hk/resources/accounting/150204-pro-blog-the-end-of-the-accounting-road-change-to-sales

會計路的盡頭是什麼?

事實上,我將要說的話不僅能套用在會計路,還可以用在各行各業的路:在社會上工作的人,窮盡一生,為了生存/生活賣命,當走到人生的盡頭時,究竟他們會變成什麼模樣?做老師的會否當上某間學習的校長,最後榮休?做警察的會否當上警隊一哥,名留青史?做醫生的會否成為醫院院長,為病人提供更好的醫療環境?做會計的會否成為某大公司的CFO,為公司尋找更優質更有能力的投資者?


沒錯,我們所希望的會計路,就是那條由最初做雜工似的會計仔,一路向上爬,最後爬到CFO的最高位置,由被別人指揮到指揮別人。


可是,正如每一期六合彩只有一個頭獎一樣,每一個職業的最高位只有一個。當然,大部分行業的業內有著不同公司,因此最高位置不會只有一個,但也不會有太多,因此只有表現得最好/最突出/最有運的人才能走上最榮耀的盡頭,其餘的只能說服自己,時也命也,取得當下的位置也是令人滿足的事(即使那個位置受盡辦公室政治的蹂躪)。


儘管努力得不到期望的成功是一件令人可惜的事,但這卻是大部分人必然經歷的人生。有一件事我們必須要記在心頭:努力不會必然地取得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不會取得成功。我們要知道自己要在哪裡投放努力,不然在努力過後卻得不到期望的成功,只會令人更加憤世嫉俗。


換句話說,我們所期望的會計的盡頭一般都是CFO之類的最高位,但礙於這些高位的需求太少,很多人的會計路盡頭都只是經理層級,而有更多人的會計路盡頭更是更低級的職位,這並不是因為當事人不夠努力,而是他們投放努力的地方有誤,不能帶給他們更好的成功結果。


小弟行年快將三十,自問自己一直努力求存,奈何事業發展未如理想,看到身邊很多會計朋友在四大會計師樓努力數年後,終於有較好的前景:在四大做Assistant ManagerManager,或者走到一般上市公司做Manager/更高職位。當然,在最初當我選擇非核數這條路開始,我便知道自己的路有多難走。正如以往有CEAL的年代,我就是那些CE分數過低,未能升上中六,只能先讀文憑,再讀高級文憑/副學士,反反覆覆才能走上學士道路的那些人。結果我們都取得學士的資格,但我卻花上比一般人更多的心血和時間。

如果你覺得我這種成就不大的人的分享應該都是廢話,那你可以就此打住不看


你撫心自問,你真的希望繼續往下看?那麼,我想我的分享會為你帶來更多的想法。

一、不再會計

小弟認為,很多人走上會計路,窮盡一生的精力,結果卻未如人意,是因為他們一直埋首於會計。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做會計的反而不應埋首會計?事實上,只要是做會計的也會知道,一般公司的會計工作十年如一日,就是不停的做資料輸入和文件處理的工作。當然這最基層的會計工作,而較高層次的就是分析的工作,最後就是利用分析得來的結果找出有用的資料,幫助公司改善目前情況,以及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

回想我在舊公司工作時,其他Finance Department的同事都是埋首於自己的工作之中。當然有些人工作較輕鬆,可以較早下班,而某些人工作太繁重,經常要超時一、兩小時工作。可是,他們都只是埋首於當下的工作之中。

借用當時我不太喜歡的上司的說話:每一位上司都會以下屬的工作時的能力去評價是否有升職的價值,如果某位下屬在做基本的工作做得比較高層次的工作為好時,那位下屬便沒有升職的價值,因為對公司來說,那樣的他被安放在基層職位是最好的。

我想說的是:不要過份埋首於當下的會計基本工作。即是說,會計的基本工作十年如一,只要肯花時間的話,就算是沒有學士學位的人也能勝任。不要學我舊公司的同事一樣,埋首於自己的工作之中,結果只是為完成當下的工作而工作,最後落得被人認為只能勝任最低位工作的下場。

當然,這些看似不用腦地努力工作在另一角度看是一件十分舒服的事情,但當人年華老去,卻發現自己仍然在這個位置浮沉,那些才開始後悔,那已經太遲了。

那即是什麼?即是說,我們不能令自己習慣目前的會計工作。當各位在某天下班後發覺自己在過去一年也重複做同樣的事,那各位必須要開始考慮自己是否要開始做一些責任更大的事情,例如向上司提出做一些有關分析的工作。

二、向sales學習

我一直也認為,每一個行業走到最後,都是一位sales。我們的特首無論多差,也要經常要向市民sell政府的政策;做校長的要向家長sell自己的學習有多好;做院長的要向市民sell自己的醫院有多安全、醫療設備有多好;做警隊一哥的要向市民sell警隊的專業及對保護市民的決心;做CFO的要向投資者sell自己的公司前景有多好。

儘管身為專業人員的會計師們不願承認,他們也必須要接受自己可能比不上給人花天酒地形象的sales這個事實。

現實就是,要在現今社會向上流,交際力是必須的,這就是所謂的「Talk得」。這裡所說的「Talk得」不是盡說無聊的東西,或者經常不停口地說話,或者經常以別人的缺點/不好的事情作話題來嘲笑別人的人。「Talk得」是指,當你與某人不認識,你是否能從他的衣著外表、進食逛街習慣等,與他展開話題?

當然,這些技巧是要用經驗及時間累積得來的,所以不會這些技巧也可以,只要能學會其他sales的技巧就行。

例如,salesEQ一般都很高。你不用理會某sales的高EQ是貨真價實還是裝作出來的,只要他在別人眼裡是高EQ的人便成。要成功上流,必須要能忍受不同人士的無理要求,還要服待不同高層的不同需要。因此,高EQ是不能不具備的特質。

另外,sales說話很流利,不論是操我們熟悉的粵語,還是普通話或英語。當然不是說他們很擅長說普通話或英語,但要說他們達到了以說話掌握人心的程度也不為過(當然是說top sales了!)。

精明的你應該明白我的用意:我相信,從事會計的人有90%的人都是由早到晚都對著電腦生活,因此他們所缺乏的就是與人相處的能力,包括以上數點。我堅信,如果某人有會計師的心思縝密和sales的交際力,那人到哪裡都必然會大放異彩。

三、免費便要

這裡說的「免費便要」不只是做人妻子那種什麼事都要選便宜的/最好是免費的心態,而是我們必須要拋開世俗人對所有事斤斤計較的心態。

記得舊公司的CFOsir經常說,只要有可以累積經驗/見識的機會,即使沒有金錢利益也應該做。因此,當時他除了負責我所屬的部門,還負責其他非財務的部門。

你可以說當CFO平時應酬多工作不多,當然有時間管理多幾個部門。可是,我的重點是,不要因為某東西看似沒有價值而不去做。當然,做會計的,平時可以下班、有時間睡覺已十分幸運,還要花時間做其他不相關的事情根本是天方夜譚,但正就是因為大多數人都不願意這樣做,他們都沒有願意這樣做的人的經歷,那最後哪人能夠鶴立雞群便昭然若揭了。

舉一個最為人知的例子:蘋果教主喬布斯當年在大學時旁聽旁聽書法美術設計課等課程,促成他建立對近代蘋果電腦的字形美學處理的認知。

但是,我們也要切記自己不要因為什麼也要參一腳而打亂自己的生活。我們不是聖人,只是一介平民,不要因為經歷而經歷,而是對現實有用,或者對某事有特別濃厚的興趣而付出時間去做。

下回再續。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