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ducationpost.com.hk/zh-hk/resources/accounting/150410-pro-blog-victory-avenue-be-a-good-person
http://www.educationpost.com.hk/zh-hk/resources/accounting/150410-pro-blog-victory-avenue-grab-the-chance
上回為大家介紹了Malcolm Gladwell的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我相信很多人也看過這本書,也曾被書中所說的話所打動過,希望以努力來換取成功。的確,天生為天才的人不多,而取得成功的人往往也不是天才,而是靠著自身的努力,再加上其他因素累積而成的。
我在上回說過,從事會計的最能達到作者在書中所說的其中一種成功關鍵,即付出一萬小時的努力來換來個人能力的提升。另外,如果你是核數師,而且被安排到要經常回大陸做核數的話的話,那你將有機會獲得豐富的心靈,因為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公司營運著超乎想像的生意,如果為他們進行核數工作必定大開眼界,到時定必成為朋友之間見識最廣的人。
可是,只做到這兩件事只會令你增加成功的機會,卻仍未能獲得真正的成功。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清道夫可能已經花上了上十萬的時間來工作,而他每一天看到街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為,他可能也會獲得豐富的心靈,對別人有無限的話題,腦海裡也有無限的幻想。可是,他很大機會不能成功,因為他仍然欠缺了其他重要的因素。
以下我將為你說說餘下的三個因素。
三、懂得做人
作者在書中舉了兩個聰明人的不同命運:一位是天才學生,智力無人能及,卻因家境不好及不懂與別人溝通,令自己因一次未能趕及申請獎學金而被迫輟學,最後只有硬著頭皮,一邊工作一邊進行自己喜歡的研究工作,到老了只能在一農場裡工作度日,白白浪費了他的頭腦;一位則是教授,自小已被稱為天才兒童,由於家境許可,他能在不同名校學習,而期後在成長路上他屢遇機會,並且好好把握,給果他在研製原子彈的路上取得成功。
作者說,兩人的命運差異在於後者懂得應用實用智能,即知道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及說什麼,以達致最大效果。
用現代人的說法,即是說懂不懂得做人,決定那人的一生。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家長都為子女報讀不同學習班的原因:除了因為這能令孩子的履歷表變得豐富和令孩子的自身能力提升外,還希望他們能學習與別人相處,以學習從他人身上取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的能力。
聽說在某些會計師樓工作的人,他們的內部競爭十分激烈,往往會因為工作態度、工作質素、工作效率等影響自己在團隊裡的排名。如不幸在連續幾次的排名也在下位,他便會面臨被辭退的危機。
因此,為了提升自己生存的機會,在那些會計師樓工作的人都必須要盡力討好上司,和他們有交流,留下良好的印象,藉此真正進入上司的團隊受保護。可是,這裡要注意的是,因為核數工作與其他工作不同,很多時會被分派到不同團隊工作,因此當事人要懂得討好多於一位上司的技巧,讓自己得到更多朋友。
例如,如果上司喜歡你、看重你的能力,他將不會太嚴苛的針對你核數工作上錯誤,反之他將會在做年度評價時向你所犯的錯逐一算清。恐怖吧?
換句話說,在某些會計師樓工作將會令人變得更圓滑,更懂人心,因為稍一不慎他們將會死於非命。
四、學習與接納
學習是終生的,而非在大學畢業後便完結。可是,我們須要學習的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只是工作上必須用到的技能。我們要學習的還有別人的價值觀、工作態度、待人接物的態度等。
直至現在,我仍然記得當日在舊公司裡叻SIR對我說他對部分香港人的看法:不主動、不積極、總以負面的想法做事。他認為成功並非別人給予的,而是自己主動積極地爭取,而且在做事過程中必須要有正面想法。
我對這種看法並不感到新鮮,因為一直以來華人總是比西方人表現得較為內斂、不會隨便流露感情、凡事總會有最壞打算等。的而且確,很多歷史上取得成功的人都有接近西方的價值觀,即主動、正面等,但我仍然認為,我們必須要在接納自己一貫價值觀的同時,主動學習不同文化及價值觀,並將它們融合為一。
這些融合價值觀之說看似十分虛無,但只要真心去做卻是十分容易。例如當上司責罵你工作上的錯誤時,華人會吞聲忍氣,並會在下班後與朋友吐苦水;西方人則會據理力爭,說出自己的看法,最後可能得罪上司。如果將東、西方的文化融合,則令當事人在被上司責罵的時候主動而不動氣地向上司提出疑問,並且指出自己這樣做的理由。如果發現自己原來做錯了,則主動道歉,並默默地把錯誤盡快改正過來。
這種內斂的情感表現(東方價值觀)和主動的工作態度(西方價值觀)就是所謂的學習(西方價值觀)與接納(東方價值觀)。
五、外在因素
以上四點其實都是有關個人因素,是由個人來決定是否能夠做到,因此重點是個人的決心,亦即只要以拼死的決心來做,我想要做到不會很難。
例如,在讀大學前已有決心從事會計的人,在大學畢業後取得一萬小時的努力並不困難;要有豐富的心靈的話,則只需要在下班之後堅持廣泛的閱讀便成;要懂得做人則只需有學習與接納的心態便能做到;而要有學習與接納的心態則只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不足便成。
可是,如果成功只靠自身的堅持,那我相信在現實世界中應該會有更多成功的人。可是,現實並不是那麼好混,因為不確定的外在因素令我們取得成功變得十分困難。
例如,在作者在書中指出,某心理學家在一份冰上曲棍球球員名單上發現大部分正選都是在一至三月出生的人,而那些月份出生的人在幼年時被挑選入隊訓練時都有著巨大的優勢:因為那些挑選總是在年初進行,而在年初出生的人比同輩在身體機能上和心智上都比較成熟,因此被選上的機會也大增。
慢著?這不就是運的比較嗎?出生日期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吧?但是,不知是誰曾說過,好運也是實力之一。
這說明了很多時取得成功的關鍵往往是機遇的來去。例如,某少年股神只是因為強運來臨,令他買中某幾隻十倍股。當然他亦要好好做功課,但買入的時機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我有一位朋友是某四大的Assistant Manager。她不但有一個美好的定庭,她更可以在晚上7時左右下班,這真是一百位核數師都不一定會有一位能遇到的最佳工作位置。為什麼她可以如此幸運?當中當然有很多因素,但絕不可忽略她那超強的運勢。
所以,要成功,我們不能忽略不能控制的外在因素。
說到這裡,我想大家都能理解這篇文章的標題了。這個流淚行勝利道並不是某男歌手的作品,只是這六隻字對我,甚至對各位會計師都是太有意義了:我們都在不斷地努力付出時間和心血;我們以血和命去努力學習及增廣見聞;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現實社會裡學習做人;不斷把握每個能向上流的機會再爭最消除令自己失敗的因素。我們流著淚水,在人生的荊棘路上掙扎向前行,向著勝利的目標進發。
我們正在流淚行勝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