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ducationpost.com.hk/zh-hk/resources/accounting/150605-pro-blog-shuraba
http://www.educationpost.com.hk/zh-hk/resources/accounting/150605-pro-blog-shuraba-do-your-best
經常聽到會計人說會計的辛苦,可是大部分的辛苦其實都屬於肉體上的辛苦,例如超時工作、工作環境競爭大、身體健康情況惡化等等。最初,這些辛苦可能會帶給憧憬成為會計師的人頗大的衝擊,但久而久之,他們便會對這些辛苦變得沒有感覺,心想這些只是一些自己也能克服的困難。
如果他們以為這些就是困難的全部,那他們便錯了,因為有一些困難,將會令會計人猶如置身修羅場,每天也要與自己的心魔戰鬥。可是,並非所有會計人也會覺得這些是困難:它們對某些會計人來說可能是不值一提的事,是我想多了而已,但它們的破壞力是不能想像的強。我認為他們之所以能輕鬆對待,只因他們不敢去想深一層:那怕只有想多一毫米深,自己也不能自拔地與自己的黑暗面對恃,那不如不想還好。
我將那些困難形容為心理上的修羅場,因為它們並不會為會計人的身體上帶來任何直接傷害,卻會慢慢蠶食他們的精神,令他們失去自信、自我,或者反方向地令他們失去人性,成為不聞不問的工作機器,說得好聽便是得道成仙,收成正果;說得不好聽便是失去以往對工作、對人生的熱誠。
我認為作為會計師必須要有強大的精神力去面對這一切。
說了那麼久,究竟那些所謂心理上的修羅場是什麼?
一、得悉其他公司的黑暗面
這是對於絕大部分會計人來說首先面對的修羅場,因為絕大部分會計人都會在他們事業初期接觸核數的工作。簡單來說,核數就是一件為公司檢查身體的工作。當收到對象公司的會計帳目,核數便要以九牛二虎之二將之分解並檢查,看到有奇怪的地方便要尋根究底,問個清楚。
正如每一個人身體裡總會有一些毛病,每一間公司也總會有些奇怪的地方。那些奇怪的地方在平時並不會浮面,因此公司員工並不知悉,可是,當公司帳目的數字出現奇怪的處理,那些奇怪便會逐一呈現在核數師眼前。
例如,某核數師看到某內地公司的收入不錯,但當他深究一下時,發覺部分的盈利竟然是來自客戶付款時的稅項?事實上,在內地做生意,每出一張發票也要徵稅,因此公司會向客人收回該稅項,可是那並不應該被視為收入之一。
作為非核數師的我所知不多,但我想他們應該經常要花時間處理這些不按常規的情況。作為故事去聽確實很有趣,但作為當事人去處理,心理總會有點不安,就像自己正在窺探這個商業社會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由於這是有關其他公司的事情,對自己心理上的影響應當最小(當客人的惡行被揭發而自己被捲入事件則另計。),因此我視之為最初的修羅場。
二、得悉其他部門的潛規則
對很多人來說,核數師的工作只是更快跳進高級會計的踏腳石而已。當取得一定經驗,很多核數師都會進入大中小企業工作,當個名副其實的會計師。自那時起,他們便會接觸到很多公司的黑暗面。
接觸到最多黑暗面的就是在打造預算和調整預算之時。事實上,預算這份工作最有趣也最令人害怕的地方就是,會計師將有機會了解公司不同部門在一年裡的不同開支,以及如果是revenue centre的話,他們預計未來的收入如何。這是一個十分良好的機會令會計師充分了解公司的運作,但也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去引證一下,究竟現在正待著的公司是否表裡如一?它是否自己一直認為的良好公司?
例如,在做預算時發現某部門的開支十分大,也十分波動。一問之下,發覺原來該部門絕會不時索償一些十分過界的開支,例如與某客人吃飯,竟然花上數千元,而且部門主管首肯,並不止一次。當然,部門主管能交出理由,那沒理由不批准那些開支,但在會計師心裡,他們必定會對公司的內部控制的力量存有疑問。
又例如,當與公司的revenue centre討論來年的公司預計收入,發覺他們的想法總是十分樂觀,因此與之後的實際收入出現嚴重差異。一問之下才發覺他們的說話不能盡信,因為當中總會有很多水分,而且當初預期的新客戶最終可能未有如期成為客戶,或者交易最後被取消了,結果出現預計收入和實際收入的嚴重差異。同時,會計師們將會知道他們平時找生意找客戶的做法,可能會出現misleading或oversell的情況,這將會對自己一貫所有的道德價值觀帶來沖撃。
三、得悉公司的財務計劃
會計師負責公司的所有有關金錢的事,因此知道公司的財務計劃並不出奇。因此,會計師很多時會知道很多秘密,承受的壓力也很多。
例如,當看到某部門工作至無日無天,卻因為它們並非revenue centre,沒有受到公司重視,即使一個人做兩、三個人份量的工作,他們部門也未能爭取哪怕多一個head count,結果同事們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工作,或者離開尋找新天地。
又例如當看到某revenue centre的預算特別低,只因它們未能幫公司賺大錢,結果他們在沒有資源的情況也,仍然要繼續努力為公司賺錢,同事們的士氣低之餘也只能另覓出路。
作為會計師,看到這些情況,他們只能選擇看了便算的待事態度,因為真的做不了什麼,想太多只會令他們更加證明「世界是不公平的,只要賺到錢便是神」這種瘋狂想法。
四、得悉上司和同事的想法
接下來的這個修羅場所帶來的傷害也許是之前三個修羅場也望塵莫及的,那就是知道同事間的想法和對公司的想法。
這將會使你與同事間的距離縮短,並令你看到誰是自己的朋友,誰是自己的敵人;也將會令你知道誰是為公司賣力的同年,誰是令公司的營運情況變壞的罪人。
為什麼會計師會知道?因為當會計師要處理每一個部門的個別帳目,他們便必須與同事有所交流,言談間所出現的對話將會為你帶來不同想法。
例如,當你與revenue centre主管談話時,他可能會表示現在生意難做,經常不能達到每月/每季目標。一問之下,才發覺公司的某些方向改變了,例如由於在某些新市場經常碰壁,結果在高層會議之後決定逐漸離開某些新市場。當新市場分額減少,目前市場又接近飽和,公司又有更高的盈利目標,那作為revenue centre的主管,他真心不知應該如何是好,因此總會咒罵那些庸才高層。
又例如,與某同事談話時發現,某cost centre部門的主管管理能力十分有問題,因此該部門的流失率十分高。本來這些與財務沒有多大關係的事情,會計師是不需要知道,但某同事卻視他們為部門外的知音,與你細數主管的無能與不是。最後,你將會發現那位主管的行事手法對公司對同事是百害而無一利。
可是,知道了又能怎樣?只能默默將之放在心裡,或者成為某篇寫作的題目之一而已。
五、得悉同事的薪酬
這是最後、也是最令人痛苦的修羅場。
最初的修羅場是從其他公司來的壓力,再大也只是公司的客戶,對自己的影響不會太大;之後的修羅場開始有關自身公司,可是有關事情始終是來自其他部門,自己只能當故事聽聽便算;第三個修羅場是涉及公司的秘密,壓力開始增加,但心中知道事不關己,自己只是知道而已,而非自己所能控制;第四個修羅場是有關同事間的想法和同事對公司的想法,這開始令自己深思工作場所的優點與缺點,因此所帶來的壓力(去或留的壓力)也不少。儘管如此,這第四個修羅場的恐怖也遠遠不及最後一個修羅場。
我想藉此對所有人力資源管理的同志致謝,因為你們每一個月也面對著這個最強最惡的修羅場,卻能在那裡存活下來,那份毅力、那份才能真的感動了我。
一般來說,會計並不會接觸到員工的薪金資料的,因為這些關於出糧的資料,理應是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工作。可是,以凡事也有例外的態度去工作,總有一天會計師們也會碰到這份例外。
相信我,不只是會計師,任何人也不會願意接觸到這份例外。
讓我們來試想一下,假設一個月薪HKD 20,000的大學畢業的會計人,每天工作至少12小時,工作6日,年尾只有相等於一個月的bonus,某天意外地知道revenue centre的中學畢業的同事的薪金,月薪只有是HKD 10,000,卻有平均每月HKD 20,000的佣金,每天工作朝九晚六,工作5日,年尾最多還可得到HKD 100,000的bonus。那一刻,不論任何人都會在心裡詛咒天與地、詛咒社會的不公平、詛咒自己的不幸。
當然,那一刻會計師們還會自安慰地說他們每天的壓力也十分大,理應有這份收入(但誰說當會計壓力會較少?),或者他們只要不能幫公司找到生意便會被炒,相較之下自己較為穩定(當他們做了一年,賺到了做會計的做3年才賺到的薪金,那即使一年後他們被炒也沒什麼大不了,至多找其他公司繼續賺大錢)。但到最後,會計師們只會愈來愈失意,愈來愈想離開會計界這個人間地獄。
看了這篇文章之後,我相信讀者要麼覺得不外如是,因為他們已在社會工作甚久,心中已築起一道能阻礙所有外來物入侵的高牆;要麼十分害怕,因為他們仍然願意接受世界的殘酷。
不管如何,我只希望在此向各位會計師說句:
「前面條路原來好長…盡力行啦,每步都係成就;行到幾遠都好,最緊要係搵到自己嘅世界。」—撰自GNC 電視廣告2014—林子祥 x 林德信(父子單車篇)
It is not easy for me to type Chinese, so I use English, hopefully people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I am working in accounting related jobs day one for many years, sad to say I am lazy so still working on my qualification. This is the reasons why I like to read the articles here.
From the articles above, yes, if compare with many other positions, Accounting is very difficult to have so call "work life balance" To meet those monthly deadlines, unlimited reports requests from management can lead to frustration. The salary part for sure is another pain in the ass. 🙂
There are some funny shares that I always like to talk about.
1. 你老闆話要 "Work life balance", 我心入面講, 我係咁做,你咪可以balance o羅
2. 會計係一件爛綿奧, you will not feel too cold, but sure will not be too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