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女.相心(一百二十四):金句王

http://www.educationpost.com.hk/zh-hk/resources/accounting/151023-pro-blog-boss-idioms
http://www.educationpost.com.hk/zh-hk/resources/accounting/151023-pro-blog-boss-idioms-mistake

自《世界零距離II》播出後,方東昇成為了新一代的金句王。什麼「蛋有蛋味,企鵝蛋有企鵝蛋味」、「海龜外殼色澤鮮艷為之靚龜,今次我就抱得美人龜喇」等句子,成為不少打工仔在一天的辛勞工作後令他們能會心微笑的說話。
方東昇的金句創作能力不容小覷,但我們也不能忘記歌手黎明和藝人黃子華的金句也曾為我們帶來不少樂趣。例如黎明的「我朝早唔會空肚食早餐」、「衛蘭肥過部電單車」、「我一定要捍衞我嘅貞操」,興黃子華的「化妝就係你落咗妝,我仲認得你,你落咗妝,我唔認得你,嗰啲叫做喬裝。」、「基本上男人係做到三個不,不主動,不抗拒,最重要我地係不負責嘅。」,都顯出他們那較平常人高轉數的一面。

事實上,金句往往能突顯一個人的價值觀與智慧。如果一個人沒有一個肯定的價值觀和創作的智慧,他是不可能創造出別人認同的金句。因此,我認為要遇上能創作金句的人其實是十分困難的。
出奇地,我公司的外國人老闆看來並不聰明,有時候卻能說出一些有意思的說話。我想,他的才華並不是在從商方面,而是在文字創作方面。
老實說,他的那些說話,某程度來說可以看成為金句。那些金句沒有方東昇、黎明和黃子華那些金句般看來十分搞笑,卻在話語中隱含一些哲理,令人聽後會有一些反思,特別是對於我們會計人來說,更會帶來一點兒的思想衝撃。雖然那些說話其實只是一些老掉牙的想法,我們會計人卻往往在辛苦的工作生活裡不自覺地遺忘了。
現在就讓我為大家送上我老闆的五大金句。
金句一、「快點下班吧!你的人生不止是工作,還有你的朋友、愛人,以及在家等你的家人。」
起源:
聽說他自上任之後便開始對全公司的同事說這番說話。每星期總有幾天當他在放工時看到還在工作的同事時,便會說上這番說話。即使公司因為不斷發展而變得規模更大生意更多,令他和同事的工作量變得愈來愈多,工作時間愈來愈長,他依然會在看到同事不斷加班時說出這番說話。
效果:
我對於這番說話所帶來的正面效果是抱有正面的態度。我想,在香港究竟有多少人能準時每天準時上班準時下班?我相信一定不多。
在香港,超時工作變成了打工的文化,在會計界這更是一種常態(準時下班才是不平常)。當我們漸漸習慣超時工作的工作模式,我們便會漸漸忘記其實工作並不是我們人生的全部:我們的人生也應該存在著我們與別人的互動。當我們把精神集中在工作之上,我們忘記了家人正在家裡等待著我們與他們談天、朋友正等待著逐漸減少的聚會次數、愛人正在等待著我們為他帶來戀愛最初的時候所有的一點興奮和激情。
這是我們會計人必須要時刻謹記的想法:我們不知道今天是否已是我們人生最後的一天,所以我們必須要讓自己過得無悔。你近來是否正在瘋狂地超時工作?如果是的話,你便好好地想想你身邊的人吧!
金句二、「當你發現在這間公司再也找不到發展的機會,你便離開吧!我不會期望你在這公司工作一輩子。」
起源:
某一次我與老闆吃飯、與他談及事業方面的事的時候,他表示要一個人留在某個地方工作至老其實是十分困難的,而且要一個人花數十年都呆在同一個地方裡工作,實在是十分難以想像。如果某地方有極大發展空間還好,如果只是為了不想轉變而不去改變,結果白白浪費光陰與人生,實屬不智。因此,他在席間表示,他從我加入公司時已預料我會有離開的一天,而且如果我在別的地方有更好的發展的話,他將十分鼓勵我離開。
效果:
對打工仔來說,這些說話真的是出自一名老闆的口嗎?大部分的老闆只會擔心下屬會離開而出盡法寶來挽留他們(當然是指表現好的下屬;表現不好的當然要快快請他們離開),而不會站在下屬的角度來看他們自己的事業發展,並說出類似的話。
的確,這番話可能只是一些好聽的說話:老闆本人可能只是希望在下屬面前表現得大方得體,令下屬覺得自己是個明白事理的人。不管如何,老闆竟然願意在下屬面前說這些說話,證明他是一個會用腦去想應該對下屬說什麼話的人,那他應該不是一個愚蠢的老闆了(愚蠢的老闆會令下屬有離開的想法)。
如果說這番話的老闆是一個很聰明的人的話,那我們便能想像到他的潛台詞便是:「我將會令你感到在我公司工作是有極大的發展空間,令你自願地留在這裡為我打拼!」這是多麼的令人鼓舞的一件事啊(如果是真的話)!對會計人來說,這當然是持有十分正面的效果,因為會計工作的辛苦會往往會令人萌生去意,如果令會計人有「可以一拼」的想法,那真的會令會計人拼命去為他效勞啊!
金句三、「你們和其他人不同;我明白你們每一個人正在做三個人分量的工作,因此我不會責怪你們做錯,更會對你們的表現感到滿意;而他們則資源十分充足,因此我期望他們做得更好。」
起源:
某一次開會的時候,他向我們表達出感激之情,說我們為公司付出了很多,理應得到更多。那時我忽發奇想,「膽粗粗」地向他查問:「為什麼某部們做事做得不好後,你即時黑面,並當著他們的面說出不滿,但我們部門做錯了事,你卻毫不介意,並且說出體諒的說話,又處處容忍我們的犯錯?」他聽後便笑著以這句話來回答。
效果:
這又是一句正常的老闆/大部分香港人不會說的話。他們的想法總是:「為什麼會犯錯?」、「我不容許錯誤的存在!犯錯是因為不小心,做會計的怎可能會這樣不小心呢?」、「不要將犯錯歸咎於資源不足。」等等,盡量希望用最少的資源做最多的事,務求以控制成本來增加盈利。結果,會計人的精力被抽光了,他們變得不再是一個人,成為只是機器的存在,而且是一部不被容許犯錯的機器。
能夠說出以上說話的人,不是傻的話就是一位極度懂得體諒別人的人,或者是極度懂得駕御語言來令別人真心為自己賣命的人。我不知道我的老闆是哪一種人,但他說的這番話的確會令大部分會計人感動流涕(其餘的會計人應該是持陰謀論的人,認為老闆心裡不知正在盤算著什麼?)
金句四、「不要每事問;你要嘗試自己下決定。若果最後做錯了,道歉便成了。」
起源:
這是某同事的經歷。某次他與老闆開會時,老闆未知是否覺得太麻煩,竟然說出這番說話。我的同事當時不知怎樣反應,只是點頭示好。直至現在,我的同事仍然掌握不到什麼東西應該自行下決定,什麼東西應該事先請示老闆。
效果:
這就似是拍拖時,女朋友對每一件事都表示:「你決定吧!」但最後總是對男友的決定表達不同的看法一樣,老闆這句說話看似很懂得下放權力,但對下屬來說其實是一種苦惱。
這裡的重點是:既然不要每事問,那麼什麼事才要過問?什麼是可以自行決定?當做錯決定後,是否真的道了歉便能了事?如果某開支在老闆毫不知情下被確認支付了,最後老闆才表示原來他是反對的,那麼最後那隻「鑊」又要交到誰的手上?
不同於方才三句金句,這句金句看似糖衣,但實際上可能是毒藥。說出這番說話的人其實只是因為太忙的可能性實在太高,為了減少自己的工作,最後將一些重要的責任放到下屬身上。
金句五、「你知道我為什麼希望你今晚早點離開?因為如果你一直都是這樣工作,你將不會開心,然後不會喜歡在這裡工作,最後選擇離開,而我則希望一直在這裡工作下去。因此,請你今晚真的早點離開吧!」
起源:
這真是十分經典的說話。話說經常加班工作的我,某天遇到了準備下班的老闆。一直都希望同事能夠早些下班的他,看到了經常工作至夜深的我,便忽然「牧師上身」地說了這番說話。我仍然記得當時他把手放到我的肩膊上,以十分誠懇的眼神說出這番說話,看來真的是真心希望我能早點下班回家。
效果:
這最後的金句看來與金句一相似,但事實上我認為這句金句的效果比起第一句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一句金句是老闆向全部同事而說的,而這一句則是針對我的情況而說的。說實話,我十分認同他的想法。在香港做會計的,十個有九個其實都是怨氣十分大的。怨氣的源頭來自很多地方,例如看不見頂的工作量、少得可憐的資源和酬金、大得難以想像的責任等等。這些不平衡對會計人來說與置身在地獄工作無異,但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因為這就是會計人的宿命。
因此,我十分相信大部分的會計人是悲觀主義者,因為他們正在不斷面對著令他們沮喪的事情。當那份怨氣在心中擴大至某一程度,它們會驅使會計人尋找另一個落腳地方。對核數師來說,這份怨氣的膨脹更快,因此會計師樓的人才流失率十分高。畢竟我們會計人都是只打工仔而已,只希望能安安分分地賺到一定程度的收入,在數十年的短暫人生裡做些想做的事、過著不太差勁的生活罷了。
面對會計人這樣的悲歌,老闆這句金句實在是說得十分得宜,因為這樣說的話會令聽者覺得老闆真的是十分了解自己,也感到他的那份體諒。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說:「你的老闆看來真的很好呢!」、「他看來真的很關心下屬啊!」等等。可是,現實就是每一個人都有好的時候和不好的時候。這一刻老闆利用語言來好好安撫下屬,下一刻他可能會在其他地方把黑鑊交給你。天曉得我的老闆是否這樣的人?可是觀乎上面的五句金句來看的話,他似乎不是那麼壞心腸的人。
你可以好好留意一下你身邊又會否有類似的金句王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