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舊公司已有兩年多,上一次與舊同事A吃飯已是一年多前的事。近日剛好在生日留言說道是時候再見了,對方二話不說便答應,並快人快語地說:「地點時間你決定!」男人就是這樣的爽快,不消一刻便決定了見面。
至約定之日前數天,我忽然記起舊同事A提起過自己遇到了伯樂。我與那位伯樂素未謀面,卻已從舊同事A口中聽過不下數次的讚美之言,並將他看待成他的再生父母,幸運地能在初進職場時遇到他云云。我想,藉著這次機會去認識一下新朋友也不壞,便斗膽叫舊同事A邀請那位伯樂,三人一起晉餐傾談。他看來也是熱愛四處結交朋友之輩,舊同事A只是提及一下便毫不猶豫地應約。
很快便到約會當日。「伯樂」因為下班之後有事要辦,要稍遲才到,因此我與舊同事A便先到相約之地先行開餐。該晚餐的份量略少,我們很快便吃完,唯有坐在餐廳裡,一邊聚舊一邊等待。在等待之時舊同事A不時抱怨「伯樂」來得太慢,又說他的壞話,但在我眼裡,他不是以不滿同事的語氣說話,反之是以不滿朋友的語氣抱怨。對我來說,在職場交朋友比在學時還要難,因為在爾虞我詐的職場裡,很難可以真心交到好朋友,何況是與上司交朋友。那位上司必須先讓下屬放下戒心,才能開始較為親密的關係。那位伯樂顯然做到這種難度甚高的事情,令我更加期待與他談話的一刻。
未幾,他便到來了。「伯樂」的外表是典型的「會計樣」,沒有什麼特別;倒是他一出現便說的話令人感到有趣:「相心前輩,久仰大名!」當下我真的「當堂嚇一跳,然後得啖笑!」他的理由是我在他加入前已在舊公司工作,因此我是前輩。我當然知道這是一個玩笑,因為他的職級比我高很多,我怎會是前輩?不論如何,他這種一瞬間便將氣氛變得輕鬆的能力,足以證明他作為上司的能力。(我認為一位有能力的上司的其中一種能力就是懂得在任何時候與任何人溝通。)
由於時間不早,第二天也要上班,我請「伯樂」先點餐進食,我們稍後再談。看來「伯樂」真的餓壞了,只看飯菜上枱不久便全都被吃清光,我內心暗自佩服那種速度(如果是年青人的話當然沒有什麼奇怪,但只要是上了年紀的人,例如接近40 歲,他們也會有心或無意降低自己的進食速度。可是,這位伯樂卻仍然像年青人般進食。)
飯後,我們三人開始談天。我自我介紹一番,他也說說自己與舊同事A的關係,以及現在的工作內容。事實上,我很早便從舊同事A口中得知他與「伯樂」的日常工作是什麼:那是有關於budget和analysis方面的工作,是其中一種如不想做普通簿記會計的人的一種出路,也是我相信是大有前途的工作。
那晚談話的時間不多,但我們也談了很多,我也真心覺得受教,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兩個主題,分別是有關工作的主動性和對自身前景的確定。他以另一位舊同事B作為反面教材,說:「相信你認識舊同事B吧?他現在仍然在這間公司工作,毫不容易才升了一個職位,而我對他的前景並不樂觀,因為我看到他有兩個十分致命的缺點:他工作態度並不差,但缺乏主動性,每一次工作給別人的印象就是『別人踢一腳,他才動一下』;而且,他並不知道自己的路應該怎樣走,也沒有方向,令別人不知道應該怎樣去幫助他。我認為擁有這兩項缺點是最為糟糕,因為這將會令想幫助他的上司感到無從入手,最後拒絕幫忙。」
之後,他再詳列舊同事A和舊同事B的分別。舊同事A最初是一位典型的剛進入社會的新鮮人,與舊同事B那種『別人踢一腳,他才動一下』的工作態度並沒有異致,但舊同事A很快變察覺到自身這種態度的不足,而自身希望進步的心態也令他更加主動地花時間學習更多,於是他逐漸顯示出他希望學到更多的主動性。他不止自願在下班後繼續了解工作的內容,也願意在週末回到公司工作,並勇於接受未知工作的挑戰。「伯樂」看到了他的主動性後,便樂意陪他在正式上班時間以外的時間工作,從旁指導他的工作。
另外,最令「伯樂」感到開心的是,他能看到舊同事A對前路的確定性。舊同事A由始至終也表示自己希望在analysis的方向發展,並主動了解更多有關analysis的知識。這與舊同事B那種工作了數年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向何處發展、是否仍然應該留在會計界的心理很不同。「伯樂」感受到舊同事A的執著,也樂於接納這份執著,與他一起向著不同的挑戰前行。
我感受到「伯樂」作為一位伯樂的心態:他曾經也是一位職場的新鮮人,卻是一位十分了解自己想要什麼的新鮮人,因此他了解到新鮮人若要向上爬,必先要找到一位可靠的伯樂。他最後選擇了舊同事A,是因為他在舊同事A的身上看到了以往的自己的影子,因而主動成為他的伯樂,幫助他向上爬,見證他的成長。我想,這就是緣分的一種。
那是否代表舊同事B不需要伯樂?我想事實並非如此。我相信每一個在社會工作的人都值得、也必須要有一位伯樂,並且從那位伯樂身上學習並且克服自己的不足。要遇上伯樂當然要看那多因素,而且運氣佔上了很大的比例。但是,最重要的也是自己:要讓別人看到自己的認真與執著,讓別人主動願意幫助自己。
那一刻,我想起了叻哥。他並不是我的伯樂,我想我也沒有福氣讓他幫助我。他並沒有直接教我什麼事情,但我卻在他身上學到很多精神、思想層面上的東西。我知道我沒有他想要的才華,因此他未有主動大力地幫助我,但我仍很感謝之前他在與我的每一次談話和給予我出外見識的每一個機會。那些談話與機會確實造就今天的我。
說實話,我真心為舊同事A感到開心,因為他能找到他的伯樂。當下的我其實與舊同事B無異,都是仍然未找到能夠幫助自己向上爬的伯樂。當然,這怪不得別人,而且也從來沒有人能保證自己一定能找到伯樂/保證別人一定會幫助自己。可是,我真心相信伯樂在每一個人的人生中的重要性:他們就是那種能驅走自己不確定性的人。
每個人都會有迷茫的時候。有些人可能會比其他人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但那些人總會有「不知道應該怎樣做」的時候。當那些時候來到之時,伯樂的出現便會為他們帶來「這樣做最好」的方向。是否說伯樂比自己更能看得清未知的未來?我想答案是否的,因為他們也都是不知道未來會怎樣發展的普通人,但他們有看是我們所沒有的經驗與權力,令他們能為我們提供可信性甚高的意見。舊同事A得到這些寶貴的意見,現在正努力向上爬,向著他的目標前行。
與「伯樂」談話十分開心,因為他總會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思路清晰,知道自己正在想什麼,當下的問題是什麼,當下有的解決方案又是什麼等等。他是那種會在言語間展現出自信的人,也是那種會帶給人無限信心的人。
在飯局之後,「伯樂」對我說了一句我一直也知道的話:「你很迷茫,不知道應該怎樣做。你想得太多了,因此經常受到其他想法的影響,看不清前路,也走不上大路。你不要再走上旁邊的小徑了;你要做的就是要想清楚你自己應該要走上一條怎樣的大路。只有當你自己找到要走的路,他才能找到能幫助你的人。」的確,我與大部分會計仔一樣,仍然看不透在會計界工作的前路如何。
未曾在四大工作的我,深知自己的路將會十分難走,也知道我的選擇不多。我也曾經與現在的上司談過有關的事情,但結論仍然欠奉。儘管我的前路比起其他有四大經驗的人將會更為曲折難很,我仍然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也未有真正想著放棄。
我仍然不確定自身的未來,但我卻十分確定自己仍然會大無畏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