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天,我與友人進餐時,他忽然說:「我打算開公司。」當時,我並不驚訝,因為友人一直以來也是以freelance維生,開自己的公司是可以預見的一步,加上他之前曾試過一次與朋友合作搞生意,他再嘗試創業的機會十分高。
「好啊!讓我幫你吧!免費的,不用收錢。」這是當然的,我從來沒有創業的經驗,現在難得有機會嘗試,當然不收錢「去馬」了!
結果,我們登記了一間公司、想了名字、設計了logo,開始了網站創作,便暫時停了下來。認真想想,我在過程中並沒有什麼特別經歷。
要說得著還是有的:這次事件令我開始反覆思量自己的人生應該怎樣走?當發現自己開始步入中年,我對於自身於人生路上仍然沒有方向感到憂慮。這份感覺導致我之後在google上的搜尋,以及找到R的網站。
我在他的海量分享裡所學到的第一樣東西,就是任何人也能有可以賺大錢的點子。
什麼意思?他想說的是,我們每個人也有出色的地方,如能好好利用那些地方,我們將會找到賺錢的生意點子。
知道這些並不是最令人興奮的;最令人興奮的是,他會一步一步地說明他的想法,並且引用例子,務求令讀者知道究竟如何去實現他的想法。
他指出,我們首先要問自己最擅長什麼、有什麼知識,再問朋友他們認為我們擅長什麼,再想自己曾經經歷過/做過什麼改變,再問自己平時有空會做什麼,最後問自己平時會付錢買什麼。在這之後,你將會得到不下20個生意點子。
接下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測試一下你的點子有沒有市場。這可以簡單透過問別人/自己來得到答案,例如你擅長畫畫,你便問一問自己會否願意付錢去買那些作品?
以此作基礎,我再加入了自己的想法(應該是吧!我暫時找不到他有提及以下這點的文章):點子並不是單一的,我們可以將兩、三個點子知而為一,結果可能出現極為有趣的生意點子。
例如,我擅長畫畫,別人說我懂得聆聽別人的說話,而我又會願意付錢買書本/漫畫。我的生意點子可以是:聆聽別人當時的心意,將之畫成一幅幅畫,最後集結成一本畫集賣出去。
如何?看似十分簡單,卻又有很大的威力,就正如近幾年marvel電影不斷cross-over一樣。
這種cross-over的做法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為你帶來更有生產力(productivity)的人生:
1. 我每天也要坐巴士和地鐵上班,為了避開人潮,我何不早點起床?
2. 既然我要早起床,我何不再早一點起床,再到街上跑上30分鐘的慢跑?
3. 與其在坐車是睡,何不用來看書和寫文?
4. 回到公司,看到美麗的天空,我何不順便拍影並在facebook分享如此美麗的天空?
於是,我在短短兩小時便做到了運動、看書、寫作、拍照分享,並且不用遇上人潮。這就是另類的cross-over的威力了。
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經驗?歡迎你留言分享一下,或者給我發個電郵討論一下吧!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你追蹤/subscribe我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