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四):找對了目標客群了嗎?

我現在正為友人所在的公司提供義務會計服務。

為什麼是免費?無他,他所屬的公司不是以賺錢為目標,自然不會有能力付多餘的開支,而我當時答應他的原因也不是為錢,只希望能對他的行業有更多的了解,以及令自己有更多會計的經驗。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有一次提及他被邀請到某會議進行演說。
那個會議是這樣玩的:每一個區域也能申請(當然要付錢了!)以主辦機構的名義舉行會議,並邀請各行各業的人前來參加/演說。該會議的重要規則是:每一個行業在該次會議只能有一個代表,換句話說,每一次出席那些會議也可以結交到不同行業的人。
將來有機會的話,我將會再多說有關這個會議的事,但當下更為重要(更為貼切這篇文章的主題)的是:那些會議每一次都會收取不低的參加費,而且(大部分會議)每一次都是坐無虛席的!
這裡我就此打住,並再說另一位朋友的事。
他是近年從外國回港發展的朋友。最近,他的友人舉辦了一個交友活動,邀請不同行業不同朋友到某餐廳一同享用晚餐。那天晚上很多在專業領或發展得不錯的年輕人也出席了該晚宴,並互相結交成為朋友。我知道有人更在之後私訊其他人,一起討論創業的想法!
這兩個事例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只要你的找對了目標客群,你將不愁沒生意做!事實上,這也是R提及過的一個做生意的重要的因素。
R經常提及一件事:生意的點子多的是,你只要利用上一篇文章所提及的做法,你將會能夠找到數十個點子。這是做生意的第一個階段,只後要做的就是反覆測試該點子是否有市場。
可是,有一點我們必須注意:我們必須要為自己的生意找到正確的定位,而且要找對目標客戶群。他的想法與一般的想法有出入:一般人會就盡量利用facebook、twitter等社群去做宣傳,並吸引大量群眾前來自己的網站。這手法的作用是無差別地吸引不同客群前來認識我們的生意,如果每一個前來網站的人也與我們做生意,我們便成功了!
但是,現實卻不是這樣容易,而且可能每一位前來網站的人也對我們的產品沒有興趣。因此,與其以量取勝,R主張要找對的客群。
如何找?首先,我們必須要十分了解自己的產品,知道有何吸引之處,為什麼人們要與我們做生意?同時,我們可以在各個媒體找到人們對類似產品的意見,例如facebooks或forum的review。這樣我們便有概念要向那些客人入手。
例如,我們打算賣韓服,我們可以到些大型的賣韓服的instagram網店看看主要是什麼人買、他們的comment、他們對什麼款式有興趣、左右他們購物的因素是價錢?款式?還是其他?等等…
當有了這些資料後,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滿足對象的需求:如目標客戶重視設計,我們就要找到設計時尚的衣服;如目標客戶重視平價的快速時裝,我們就找一些低價的貨源。
這樣做的效果比起無差別客人的效果更是顯著!
我現在就此打住,將來有機會再繼續。現在讓我說明一下,這個想法與職場會有什麼關係?
你有沒有曾經想過,如何在職場好好地生存下去?你覺得要用什麼方法才不會踩中地雷?或者怎樣才能認識到能幫助自己的人?方法很多,但我認為其中一樣最重要的要素是,你必須要選對對象,並要投其所好,知道他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想做什麼?再從旁協助他,令他對你放下警戒,願意與你接觸。
即是說,我們要「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即是「世界仔」的行為:這不就是方才所說的要選擇對的目標客群嗎?換句話說,其實做生意和在職場生存、甚至做人也是大同小異的。當然,過程中要不斷嘗試,也會不斷失敗,但經驗的累積會令我們向目標踏前一步,最後抓緊目標。
你覺得你現在生活裡的「目標客群」是哪些人呢?你又如何應付他們的不同需求?請隨便在此留言,我會看的!如果有其他東西想交流一下,歡迎你發電郵給我。
歡迎你隨時subscribe我的blog。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