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七):測試失敗了…又如何?

有幾句說話我經常在公司聽到:「犯錯不要緊,又不是犯了錯便會失去性命。」、「我們都是人,都會犯錯。」、「我從來不會聘用不會犯錯的人,不犯錯代表不夠嘗試。」

很好,不是嗎?原來仍然有人與我有一樣的看法?
但是,當我真正犯錯時,我獲得的不外乎是憤怒的目光、責罵和在對方心中留下壞印象。
你可能會說:「他們沒有錯啊!他們心裡可能真的認為犯錯不要緊,但他們也是人,是有情緒的。因為你犯錯而感到忿怒確實是情有可原啊!」對,我是接受這種解釋,並且能夠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如果我是他們,我也會因為別人的錯誤而感到憤怒,並可能會說一兩句語氣重的說話。
可是,如果我真的會預見這樣到自己有這樣的反應,我在一開始便不會展示一種毫不介意犯錯的態度。我會說:「我可以接受犯錯,而且某程度上我亦相信錯誤是不能避免的,因為我們都是人,而且我也曾經反上無數個錯誤。可是,在得知犯錯的一刻,我可能會顯露出不滿的情緒。這是正常的,因為的是人,我也有情緒。但是,我能向你保證,這並不是代表我容不下錯誤。如果你不幸遇上那個情況,你要好好作出被我責罵的準備啊!」
但是,不知是好還是不好,我甚少因爲別人的犯錯而發怒,因為我總會在準備發怒的時候和自己說:「我也曾經犯錯啊!我又有什麼資格對別人發怒?」就是這樣,我的怒火消散了。
Ramit在他的文章中經常談及犯錯。他認為錯誤是無可奈何、不能避免的,特別是在創業這一個沒有非黑即白、絕對對與錯的分野的世界。他自己創業十多年,當中曾經遇上不少錯誤,包括:
1. 在sales page用了一些不適當的語氣來銷售產品,結果流失潛在客戶。
2. 花上數十萬和大量時間開發某產品,結果在測試階段收到不少負面回應,最後不得不中止該產品。
3. 用錯誤的方法去進行銷售,結果沒有任何一個人對他的產品有興趣。
在無數犯錯之後,他建立了一套價值觀,並令我覺得那是能應用在創業以外的地方、甚至是如何做人之上。
他指出,每一次犯錯其實都不是犯錯,而是某一次測試取得了不如理想的結果。這樣的話,我們必須要想一想其他的方法,以期令我們在下一次取得想要的結果。
我不得不佩服這一個改變說法的行為,確實為當事人帶來不錯的效果?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因為Ramit成功地把錯誤這消極的字或者含義完全抹去了,而且為當事人帶來「測試」這個中性而又沒有什麼其他含義的字。
一方面,這句說話反映出說話者真的不介意別人犯錯,更遑論說話者會否因錯誤而有情緒波動;另一方面,這句說話為犯錯者帶來希望。他不是完全否認自己犯錯這個事實,而是接受之餘,他們以另一個角度看待該次的錯誤:原來只是無數測試的其中一部分,結果未如人意,so what?下次改善便行了!最後達到目的便行了!
當然,我們依然要有一顆從錯誤中學習的心,因為不論大小,錯誤的確是出現了。我們不能讓自己把錯誤的結果看得過輕,令自己有一種錯覺,自己是容許不停犯錯。不停犯錯是一件事,容許不停犯錯又是另一件事,特別是不停地犯上同一個錯誤。
我在上文提過,我的老闆說表示他只會聘用不停犯錯的人,因為他們是最會願意嘗試的人。的確,為了嘗試新事物而犯錯是一種值得表揚的態度,這與不同重覆犯錯是截然不同的態度。
各位有沒有曾經犯過什麼錯事?從中又學到什麼?歡迎你在這裡留言,或者發電郵給我吧!
覺得我的文章有趣就subscribe我吧!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