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二十七):不同的工作模式

每個人都有他工作的模式和傾向,所以我的其中一個待人處事的態度是:任由對方選擇適合他自己的工作模式,而非強加自己習慣的到對方身上。

相反,我的上司則總會有他的想法,並且希望他的想法會被下屬接受。Well,我覺得這問題並不大,而且這個做法也是他的老闆的風格。只是,將來當我有機會成為別人的老闆,我也將繼續套用我現在的做法。
說得真含糊!有沒有什麼例子?當然有!就拿趕deadline做例子。如果我們已經由星期一努力工作至星期五,但不巧地仍然有很多工作還沒有完成,而限期為下星期一放工前,我上司會說:「你們已經很累了,週末不要工作,好好休息吧!我們不是機械人,不能24/7地工作,我們也要有自己的時間。不要緊,週末我仍會工作,有什麼會找你幫忙的。我們一定能準時完成的!」
的確,我承認那是十分窩心的說話,而且深深感受到上司十分體諒我們做細的在過去五天的努力。我們當然會樂意接受話提議!
到了星期一,上司依舊以一貫的一臉疲態上班,並說工作仍未完成,我們必須全力在放工前完成工作,即使要超時工作也在所難免。最後,我們在星期一已經要工作至九、十點。(奇怪,我們不是在做核數啊?)
我真心覺得上司這樣做沒有問題,因為他有他的考量,我也不會去強迫他作出什麼改變。而事實上,我也真的享受到週末的暫時放鬆。
但是,換作我是他,我不會這樣做。
我不會堅持下屬必定要有一個放鬆的週末,但我也不會強迫他們在週末也工作,也不會給予過份樂觀的預測。我會坦白說:「經過了一連五日的努力,我們已經完成了約80%的工作,而餘下的20%我們需要在星期一放工前完成。現在我們有兩個選擇:要麼就星期六、日在可以的時候工作,務求令我們在星期一放工前完成工作,順利的話我認為星期一超時工作的機會不大,或者可能只需要額外工作一小時左右,而且壓力能分散在週末;要麼就是週末放鬆一下,但星期一我們將要超時工作至夜深,直至工作完成為止。你們可自由選擇,而我則會選擇前者。」就是這樣子,沒有多餘話,只坦白地說出事實與風險,以及自己的想法,而沒有強迫下屬跟從自己的那一套。
我知道應該有很多人喜歡我上司的那一套,並覺得那才是一位體諒下屬的模範。可是,我卻覺得自己在某程度上也展現出體諒下屬的態度:
1. 我讓他們知道不同選擇的風險和後果,並讓他們自行作出選擇。
2. 我告訴他們我的選擇和想法作為參考。
3. 我讓他們的壓力分散。他們在週末工作的好處是不會被其他工作分心(週末沒人工作,不會被其他人煩著),而且他可以自行決定什麼時候工作什麼時候做私人事。
我的想法是:我不想在任何情況下用說話來包裝事情,令別人看不到事情真實的一面。(如果有些事情我不能說,我就不說,以免說後給予予假希望,最後卻事與願違。)這某程度上是保護自己,但也令下屬能清楚了解他所需要知道的事。
那麼,有沒有最好的做法?當然沒有了,因為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事,我們只能跟從經驗和想法行事,希望自己每一個行為和決定也是相對地理想。如果結果告訴我們那做對了,我們便繼續那樣做,不然便汲取教訓好了。
你對於不同人不同的工作模式又有何看法?你會希望別人跟著你的方法做事?還是讓他們自行決定?歡迎留言分享。
不要忘了要subscribe啊!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