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說「不」的重中之中是要實行,但在實行之上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的工作中有一些部分是要別人幫忙的。那是因為部門的不同和權限的問題。那是我明白自己是臨時要請求對方幫忙,所以我亦準備好plan B,假如對方不肯幫忙,我便使用plan B。
果然,當時對方也忙著,於是他一口拒絕我的請求。我是明白的,也理解他總不能在我每一次請求幫忙後便即時答應,而且可以的話,他差不多每一次也盡力及即時幫忙,所以他雖然拒絕了,我也仍然對他深存感激。
只是,他拒絕的方法太直接,令當時的我反應不過來,而且感到有點不悅。
不,他沒有發脾氣,也沒有給說話我聽,他只是淡淡地說:「我沒空,幫不了你。」之後便繼續他的工作。沒有修飾、沒有多餘話、沒有感情,這令聽者的我感到有點不快:我和他不算是很熟,但當了同事也有數年,我當時也只是想把工作做好而已,為何他會那樣回應?
這說明到當我們說「不」時,我們必須要找到一個適合的語氣說出口,不然就會很容易令別人誤會。
語氣其實是一種很難去控制得好的東西,但我們偏偏卻會被它所影響。我的上司就是其中一個不太懂得控制語氣的人。
在數年的工作下,他深明自己要做好當下的工作,他必須要給人一種強硬的態度。從此,他便變得很強硬,每當認為事情會影響我們團隊的權益,他便會變得十分堅持己見。
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漸漸,他變得比以前更固執,更加相信自己相信的事。我明白這種轉變是為了暗暗催眠自己要變得更強大的方法,而我某程度上也認同這種方法,但他卻忘記了語氣對聽話者的影響,令他說話時總是很強勢,也令人感到他不太會把別的聲音聽入耳。我想這是作為上司的大忌之一。
我認為,語氣和堅持己見是兩種不同的事物,當然可以分開處理。我的另一位管理層級的同事是一位把這兩個東西處理得很好的人。我聽他說的每一句說話都感受到他的某一份堅持,但他的語氣卻並非是憤怒或是不妥協,反而是十分平靜。他令我知道一個人也可以很平靜地堅持己見,而且對方也不會感到難堪或不快。
當然,他是對客出身的,懂得以何種語氣對待別人是意料中事,而我確信他是值得我學習的對象之一。
另外就是,我們必須要留意別人的情況來加以考慮我們是否應該繼續說「不」?還是可以幫一幫忙?
文初時說到我的緊急要求被一位同事冷冷地拒絕了,那麼我當時是要行使plan B了嗎?不,幸運地當時那同事的上司聽到我的說話,便問我是否真的只做步驟ABC便行?我說是,他便很快地為我做好了。(這也是我感到不悅的地方:那事情只有他們才做到,而且他們只需花一、兩分鐘便能便好,為何那位同事也不肯幫忙?)
我確信那位上司本來也不想幫忙,但見我心急如焚,於是伸出援手。的確,他沒有義務幫我,但他最後選擇幫我,我相信是因為他知道,我們終究是工作在「同一屋簷下」,我們應該要盡力互相幫忙。他這份情操令我很感動,也令我知道我將來有機會做別人的上司時我應該怎樣做。
你又有沒有類似的說「不」經驗?你又會有沒有在過程中學到了什麼?不妨分享一下?
不要忘了要subscribe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