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八):人生中最大的錯誤是…?

小時候吃飯時,父母總會在身邊叫我多吃蔬菜,不要揀飲擇食,那樣的過才會身體建康,將來才不會經常生病。

可是,儘管他們說的是正確的事情,少不更事的我依然故我地只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例如肉類、零食等。父母們當然明白迫我也沒用,但他們依舊不斷提醒我,希望能用「煩人」來令我折服。
如果我要想一個人生中最大的錯誤,會否就是小時候不聽父母的話吃得健康一些?
可能吧!但是,我認為有一件事,如果經常沒有做的話,無論是對你或對我來說,都會是人生中最大的錯誤。
給你一點時間想想吧!是沒有孝順父母?是沒有珍惜朋友和愛人?是沒能取得心中一直所想的成功?是錯過了一個改變自己的機會?
以上所說的,某程度上都是合資格成為人生中最大的錯誤,但就不是我心中所想的。事實上,這是Ramit提出的,我亦十分同認也意。那就是:
「人生中最大的錯誤莫過於永遠不去行動。」
我想這是我生存到現在所聽過的最有力量的一句說話。
我相信這不是Ramit自己創造出來的,而是很久以前古人已經有這個想法。
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不外乎是:我們都是由母親的體內受精出生、我們都是要進食維生、我們都會老、我們每天都只有24小時…
但時,在絕大部分時間,我們所經歷的都不相同:
1. A出生在富有家庭而B出生在綜援家庭,因此A的成長路比教易走;
2. C因為選擇吃素,因此感受不到D在打邊爐時吃肥牛的美味;
3. E讀書成績不好,中學畢業後便要出社會工作,其學歷令他不能像F那樣在投行工作,賺取豐厚的薪酬;
4. G為人保守,自覺自己沒有創業的能力,於是只想著打工維生,不同H那樣相信「有危就有機」,決心自己創業,在有生之年打併一下。
最後那一點,其實就是Ramit舉出的例子。當然,他提出這點的原因是因為他想銷售他的產品(這是他鼓勵別人創業,並買他的產品的原因之一),但排除這一點,Ramit所說的並不無道理。
的確,我們身處在一個充滿選擇的世界,不論是進食、休息、交友、學習,我們都是不斷地(甚至被迫地)作出選擇。結果有好有不好,而在某些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不去理會,不去改變,繼續保持當下的人生,但那將意味我們(可能)永遠也得不到別人的成功(或者你可以說,這將能夠避免別人的失敗。你是對的,因為未來總是不確定的。),那將意味我們將得不到我們一直渴望的東西。
不作出行動的結果十分明顯:得不到想要的結果。我深信這是一個大錯,因為這代表我沒違背了自己真正的心意。
因為不行動,我們眼看自己喜愛的人,投進別人的懷抱,我們只能在家中悲天憫人,或者找朋友出來訴苦。
因為不行動,我們錯過了認識事業有成的人士,每到假日我們當與兒時玩伴玩樂時,我們錯過了令自己事業和人生更進一步的機會。(好與不好,因人而異)
因為不行動,我們一直都幫別人打工,錯過了以另一個方法去賺錢的生活,錯過了能令我們人生提升至另一個階段的機會。
你又覺得怎樣?是否認同我和Ramit的想法?你又覺得你人生中最大的錯誤又是什麼?歡迎你留言,我會回覆的!
不要忘記subscribe我的blog啊!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