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三十一):每日一報紙,學習的堅持

每天上班,我都看到一位保安打扮的中年男人,手報一份報紙認真地讀著。我想他應該沒有載眼鏡,以致他把那份報紙放得很貼近臉部,他才能看到那些字。他一直的讀著,直至巴士到站,他才把報紙拿開。

在現今社會,等車時不把玩電話而選擇讀報的人不多(現在就連很多老人家也能熟練地玩智能電話!),而且他選的報紙也令我對他刮目相看。
他看的是SCMP免費報紙。
我確信那份報紙是舊的,因為在他等車的那個時候,當日的免費報紙還未被印製好(或者未送去派發區,因為太早了),而且那個巴士站是沒有免費報紙派發的。
這說明了一點,就是他讀報的原因很大可能不是為了留意時事,而是他真的想學習英文,於是透過每天讀SCMP來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
Bravo!
說真的,我十分佩服他,佩服他的堅持,也佩服他的學習的決心。哪怕只是數十分鐘,他的行為代表他願意在每天二十四小時的有限時間,騰出一點兒來增值自己,這比起很多在乘車/等車時玩手機遊戲的人更是值得令我感敬佩。
看到他的行為,再看回自己,每一天也會堅持抽時間做除了是早睡早起之外,目前就只有寫文章。當然我也會看其他文章,但可能是隔天才看一篇,我仍然未能很有紀律地逼使自己持續學習。
這令我想起在過去的週末,我與我的朋友曾經討論了現今青少年在閱讀和學習上與我們年輕時有何不同。他以一個問題來展開討論:「你現在有沒有打開電視看新聞?」
我說有,就是每晚回家後便一邊吃飯一邊看新聞台。聽後,他展現出一點驚訝的樣子,說他自己已經不怎看電視新聞了,因為智能手機的出現令獲得新聞的方式轉變了。我說我當然也有用手機看新聞,但偶然也想把手機放低,於是回到家裡吃飯時便選擇看電視新聞了。
他續說,最近他公司舉辦了一些活動,對象是青少年。為了令自己與青少年多一些溝通,他便專登留意一下他們現時常用的溝通方式,結果不再是什麼facebook、instagram或whatsapp,而是snapshot。
我當然有聽過了,但從沒有用過,因為使用那個app來發訊息的時效性只有二十四小時,之後使永遠被刪除。我覺得這個app對我這些不會即時看訊息的人來說效果並不彰顯。朋友說現時很多年青人也迷上這app,每天也花上很多時間來以這個app來分享自己的生活,例如現在正在等巴士、現在正與友人唱k等等。
由於這個snapshot的主要用途為傳送相片或影片,以致他們沒有閱讀文字的動力。以前即使是用facebook或whatsapp溝通,他們也能有機會留意到別人分享的網站或文章,令他們即使不閱讀實體書也能接觸到文字,現在看來他們的生活基本上是沒有文字的了。
當然我相個這只是部分年輕人的習慣,現在亦有很多人仍然對閱讀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我相信文字媒體將會被視像媒體逐漸取代,而本文最初的那種學習的模式也將不復存在。每一個人也只會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學習什麼的變得不再重要(因為流行的溝通媒介不再包含學習的元素。)。
當然,我十分希望這是以偏概全的結論,因為我實在不忍心看到學習風氣一代不如一代。我仍然期望將來仍然看到有人在上班等車時,仍然拿著報紙學習外語。
你有沒有一些關於學習的堅持?你又享受哪一種學習風氣?歡迎留言分享。
不要忘了要subscribe我啊!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