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了一篇有關於負能量的文章,內容是關於作者對別人不斷叫充滿負能量的人有多一點正面想法感到不悅和不理解,認為別人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只顧叫別人要有正能量,這不是關心當事人的方式。
說到負能量,我便想起我的上司和老闆經常說的話:「我們在工作都充滿著負能量,這是不好的,因為這只會令我們最終選擇離開。我們可以選擇以笑容面對困難。」
看來,不管是那文章的作者或我的上司和老闆都有他們的道理。然而,這個世界並非非黑即白,偏向某一個想法最終只會換來視野狹窄,看不到整個畫面。
我認為,西方人普遍地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而東方人則會傾向展示負面的情感。這當然是因為不同文化、背景和成長環境所致。由於每個人的經不盡相同,要某人以一種他不習慣展示的態度看待事情確實有其難處,但是我想如果某一個態度是比較適當的話,我們學習使用那態度也並無不當。
問題是,正能量的態度較好?還是負能量的態度較好?
我一貫的處事方式是:世上沒有最好的東西,只有某一刻顯得較為好的東西。這是因為世上每個東西都有其優點缺點,盲目地跟從其優點或缺點只會令我們看不到事物真實的一面。
正能量的優點顯然易見:經常面帶笑容,相信所有困難都總會有解決的方法,我們不用擔心。正能量會為我們帶來做事的衝勁,無懼地一股作氣向前衝,哪怕面前有一道高牆還是一條闊河,我們總能走到彼岸。
可是,若然過了火位的話,正能量的優點便會成為它的缺點。人們將會以一股傻勁向前衝,而不會去仔細想想當下是否真的適合向前衝,還是應該暫時按兵不動?應該毫不想想可能出現的不好的結果?
例子非常簡單,就是當今的電影也會出現的元素:一夫當關的挑戰。主角傾向以主角不死的「屈機」能力,獨自一人深入虎穴勇救美人。當然他們很多時候會樂觀地想正義(即自己)必勝,而結局又很多時候是這樣子,但他們若果在現實世界如此樂觀過分相信自己的能力,他們將不消一會便被人屠宰。
相反,負能量經常被人覺得是一種缺點,而事實上它的缺點是很顯然易見:我們經常向壞的方向想,不相信將來,不相信希望,也不相信自己有扭轉命運的能力,結果我們真的「夢想成真」:事情向著最壞方向發展。那看來是不可抗力所影響的結果,事實上是因為自身的負能量無形中推動自己行事所致。
但是,很多人將觀察停留在這一處,卻不再看深一層:看看負能量的優點。它的優點的確不明顯,卻往往是令我們免卻麻煩的救星:它會令我們察覺到事態的不對勁,並要我們反覆思考究竟是不是什麼地方出錯了?有沒有挽救的方法?我們能否在事情發展到最壞地步之前阻止事情發生?
例子一般出現在災難電影裡,當眾人沉醉在自己的世界時,某科學家/學者因爲悲觀的態度發現某些災難正在藴釀爆發的一刻。他力排眾議,堅持自己的觀點,不受別人以樂觀的態度認為災難出現的機會十分小。結果當災難真的來臨時,主角以自身的科學知識和人脈來進行救災工作。
以上兩個例子不但各自闡釋正能量的缺點和負能量的優點,也表達時機的關鍵:某些時機下我們的樂觀態度可能會害了我們,某些時機下負能量卻可能解救我們於危難之中。You never know。
因此,我相信只有在不同時候展現出不同類型的能量,我們才能應付不同的情況,而非一面倒地支持正能量,或者一面倒地為負能量抱不平。
你平時通常以怎樣的一面看待事情?你自己又相信哪都種態度最能應對不同的狀況?歡迎留言討論!
要忘了要subscribe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