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三十九):放眼明天,犧牲當前

最近得知外國總部的一位同事準備離開了。我和他的日常互動並不頻繁,每個可能有一、兩次電郵溝通,本來我與他也沒有兩句,但幸運地上一次到總部開會時有機會坐在他的旁邊,談了數句,覺得他值得認識,於是不時和他討論和分享有趣的事情。

由於他之前曾修讀心理學,有時當我遇到一些有趣的關於人性心理的事,我便分享給他,例如為何一些人會因為別人的一些說話而對某些物件產生興趣,最後想也不想便付款買了該東西?他也很快地把他的想法告訴我。
現在,他準備走了。問他是否找到別的工作?還是打算創業。他說是後者,而且他的生意亦已運作了一年,目前來看客源穩定,加上他察覺到自身的年紀愈來愈大,希望找到別的出路,於是毅然請辭。
坦白說,我十分羨慕他,因為他終於向新的目標進發,而我仍然停留在入口處,不停地看著那道名為創業的門,在門外徘徊著;依舊地以時間作為藉口(雖然我真的是很忙);依舊地未有為了達到目的而再向前走多一步(對不確定的創業未來仍有恐懼)。
忽然,我想起了那本有關創業的書。那本書看來在創業界頗有名氣,作者更開了一個公開討論區,讓一眾志同道合的人互相交流創業心得。我之前買了那本書,卻一直也忙著,結果遺忘了它。
現在我重新拿起了它,它就是由M.J. DeMarco所寫的《The Millionaire Fastlane: Crack the code to wealth and live rich for a lifetime》。
很快我便看完了第一章。不知為什麼,作者好像知道我的經歷與想法,並彷彿對我說:「我明白你的經歷,也明白你的想法。我會透過這本書幫你的,但大前提是,你必須要行動。」當然,我是知道那是每一位讀者閱讀這書時的想法,因為作者在撰寫此書時已經深思讀者的潛在想法。
第一章是作者的自白,說他如何由普通人成為有錢人,其中我對於他的想法感到十分有道理。他問:「為什麼我們要慢慢地致富?為什麼我們要乖乖地聽別人的話、走別人的路,不停為別人打工並賺取收入,最後在老年時期望(而非絕對!)我們能變成稍為有錢的人?為什麼我們要犧牲自己的青春和體力不停工作,期望在年華老去的將來的某一天獲得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
坦白說,我十分認同他的問題,而且我也經常問自己這樣走上與別人相似的路是否值得?我特別認同他最後的問題:我們真的值得犧牲現在的青春而放眼將來的可能的財富?三十年後的我會否忽然夢醒,然後感到後悔:後悔當初為何不選擇其他道路,過著與其他人不同的生活?
我並不是在全盤否認打工的必要性,而我相信很多人在打工的人生中獲得財富,令他們能做到想做的事,但可悲地,我並不是當中的一分子,而且我更不斷地燃燒著自已的精神、體力、青春和時間,為工作付出大部分的人生,換來的只是我們公司below average的薪酬,與及不斷湧過來的壓力巨浪。
我不斷問自己,這真的是值得的嗎?
想到友人在我的年紀已做到財務自由,現在可以以壯年之軀與自家的孩子們打成一片、一起成長,我對他感到高興之餘,我也十分羨慕他的成果。
早在年初時,我便告訴自己必定要在今年作出一些改變,並且令我最後能有勇氣打開那名為創業的大門。這促成我再一次執筆,每天寫文章分享想法。
你們對於你們正在過著的人生又有什麼看法?你安於現狀?還是想作出改變?歡迎留言討論。
不要忘了要subscribe我啊!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