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一些明星藝人化身宣傳大使,宣揚某些正確/健康的行為,例如禁毒、戒煙、愛護動物、反對家庭爆力等。一般來說,這些代言人都會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都是形象健康的人,至少不會被涉及以上所列的壞事情上。
他們會被看成為榜樣,藉此希望他們的粉絲,甚至有留意他們舉動的大眾,向他們的正面形象好好學習。
無形之中,我們向自己暗示,自己只能向好榜樣學習。形象不好的,我們不要理會,不要向其學習,不要將他們帶入自己的人生中。
我認為這並不正確。反而,形象不好的更能成為我們我學習對象:學習不去犯同樣的錯。
隨著工作經驗增加,人生歷練有所提升,我們也會在不同時候遇到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觀點訴說相同的事。A說應該要這方法來工作,這樣的話會確保不會犯錯,B則認為應該用那方法來工作,因為步驟少能提升工作效率;A認為某上司對下屬很好,因為他盡力為下屬爭取利益,B卻覺得某上司為人做事有偏見,常認為某同事表現極差,但原因卻是因為對方曾經犯過的一、兩次錯誤;A認為工作過程不重要,取得想要的結果便成,B則認為如果為了取得想要結果而踩界做事,那最後我們將會因為踩界而受到傷害,因此我們必須要按本子辦事。
從以上例子所見,A有他的道理,B卻並不完全錯誤。現實生活與虛擬世界不同,並非非黑即白,很多時候事情也會落在黑白之間的位置,以致當我們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件事情時,我們將有不同的意見。
這說明了我們實在是不應去追求向好榜樣學習的行為,因為現實生活中絕少會出現絕對好的榜樣。更重要的是,其實壞榜樣所帶給我們學習的機會往往比好榜樣更多更豐富。
當一個藝人吸毒被捕,他所屬的公司將會輕則無限期雪藏他,重則與他解約;廣告商不會再給他工作;電視台將因為其壞榜樣而抽起有他出現的節目;一切一切都是為了令他不再在公眾場合和大氣電波裡出現。無他,一來使用印象不好的人會影響公司形象,二來也怕會教壞小朋友。可是,以學習的角度來看,那位藝人由開始吸毒到現在失去工作和形象的過程,正是有著豐富的學習價值:向他學習不去碰毒品。
我相信大家都會十分認同我這種想法,而且大家可能覺得是十分普通的行為,並不值得一提。
的確,面對這些大是大非的行為,我們當然會想到要向其壞行為學習(學習不去重蹈覆轍),但若果是一些並非絕對對與錯的事情呢?我們傾向不理會我們認為不好的行為。
例如,在工作間我們看到上司經常對某同事無理取鬧,以致該同事經常感到不開心。對我們來說,影響是零,只是有時會看到該同事臉露不悅之色。我們傾向告訴自己事不關己,不要多事,裝作看不到便升。或者,當我們看到某同事並沒有在工作上犯大錯,卻不知為何被其上司討厭,經常玩針對,令他工作得很不愉快。我們看了、聽了,頭也不回繼續工作了,絲毫不想理會或介入。
但是,只要我們想深一層,便會發現這些卻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我們不需要親自做一些自己可能十分討厭的事情便會知道結果:我們知道當我們對別人無理取鬧時,其他人會怎樣看自己,也知道當我們對某同事心存偏見而經常玩針對,別人會如何討厭自己。
正如吸毒一樣,有些東西不用親身嘗試也能知道結果,但如果真的做了,其壞影響將更能深深地刻印在心中。而如果不用自己去做卻能看到真實的後果,那在程度上實在是學習的好機會。(當然,可以阻止事情發生當然是最好了,不要像時下某些人一樣,當有事情發生便只會拿手機出來拍攝/拍照,而不去挺身而出地去阻止。)因為我認為我們必需珍惜向不好事情/行為學習的機會。
你自己又有沒有把握向不好事情學習的機會?你會願意向好學習還是向壞學習?還是兩條路也會願意走?不妨留言分享!
不要忘了要subscribe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