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富二代曾經公開呼籲年輕人如要上車,必須要作出一點犧牲,例如去少一次日本,睇少一次戲,並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當時機一到,自然可以上車。(真慘…這就是說錯話的後果…金句總會被人重覆引用。)
又有某富商曾表示記者月賺4、5萬,儲數個月便能取得首期上車。
這些都是離地的表現。事實上,除了在買樓這一個話題上經常遇到離地的人,我們在公司裡也會經常遇到離地的情況:那些離地的人很明顯地就是指管理層。
最近留意某近某部門工作十辛苦,一問之下發覺他們正在努力對某新系統作出最後調整。當初購入這系統的原因是希望令資料在部門裡和部門間的流動更為順暢,因此不論花多少人力、財力和時間,也希望完整地引入新系統。可是,經過無數的測試,該部門大部分的同事都發現大大小小的問題。
當然,在引入新系統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是正常不過的事,特別是當該系統涉及tailor-made的部分,那些都是專為部門本身特別的流程而設計,出錯/設計不的符合本來的想法的情況並不罕見,因此測試者們必須有投入較多時間和精力進行測試的心理準備。
每當遇到問題,他們都能向安裝該系統的consultant和technician求救,但他們的回覆率未有想像中的高,而且問題確實真的是太多,令那些consultant和technician總未能即時解決問題。
經過數個月的努力,系統的測試終於進入最後階段,但測試者仍然遇到很多不能解決的問題,於是管理層便召開一次較大型的討論會,希望收集餘下未解決的問題,並一併把問題交到專家手中。測試者對於這個安排都十分高興,心想這次應該能解決所有問題了…
才怪!
測試者萬萬想不到,當他們在會議中提出問題之後,管理層會有這樣的回應:「你們已經是成年人了,而不是小朋友,如果遇到不解的問題,你們應該直接找consultant和technician求助,把問題解決,而不是在這裡將問題交給我們。」
「你們的角色正如建築工人,公司必須依靠你們把地基好好築好,好讓我們這些在高空觀察的人能把焦點放在其他更重要的地方,例如看看整個系統是否能為公司帶來預想的效益。」
「那麼,除了那些剛才提及的問題外,還有沒有什麼問題?」之後,再沒有任何一位參與者提出更多的問題。我想這亦是管理層樂於看到的事,所以很快便結束了該會議。
你能看到嗎?看到管理層那看似有理、卻十分無理的說話?當初舉行討論會的原意是為了協助各位解決長久以來未能解決的問題。大家都想,透過管理層一方的要求,負責安裝系統的那一方必會更能正視相關的問題?(客人的老闆們開金口,安裝系統的一方想也不會怠慢吧?)結果,他們被誤解為不盡力解決問題。
在我眼裡,那些管理層真的是十分離地,竟然會有這樣不合理的想法。
的確,在工作上,不同崗位有不同的責任,也要解決不同的問題:負責日常工作的人不會處理管理工作,管理層亦會主力負責較為高階的協調工作,但在非常時期下,他們應該互相幫助,一起解決問題,畢竟他們是坐在同一條船上。
正如我之前提及,這種做事手法正好是讓我學習的好例子,藉此學會將來不會以這種態度工作,以及在別人眼中這種態度的影響。
你又有沒有遇上類似情況?你又會如何反應?歡迎留言討論。
不要忘了要subscribe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