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我們大部分人的人生也按照著一定的規律進行,這種規律令我們(至少是我)覺得人生十分無聊。為了能享受短暫的人生帶來的樂趣,我覺得我們要求變,打破這些規律。
我也在上一篇文章提過,要打破這些規律的方法十分簡單,困難的是實行。接下來我將會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為了要打破規律,我們必須要理解規律本身,即我們究竟經常重覆做著什麼事情?我們喜愛那些事情?還是討厭那些事情?換句話說,我們需要自己每一週(或者每一天,如果你想更加詳細的話。)的工作時間表。這是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因為接下來我們將要拆解那份時間表。
如何拆解?其實就是要找出那些空閒的或者無聊的時間,例如每天上下班時乘車的時間,午餐後的休息時間,週末早上睡覺的時間等等,這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不願打破規律人生的原因是,我們找不到多餘的時間做其他事情,結果我們說服了自己繼續維持著規律。
但是,我們是否真的沒有多餘的時間?還是說我們很多時也是隨性地浪費了一些時間,或者將太多時間放左某些事情之上(例如工作上)?
當我們清楚了解自己的時間表,我們便能找到一些可以好好地利用的時間,之後我們便要好好想一想自己想做什麼來打破目前的規律?
例如,我們家裡一直放著有多年前在書展中買回家但仍未看過的書,或者網上的一些想看但未看的免費的影片,或者一些送給親友的小手工,或者一些想做但從未能擠出時間做的運動(例如行山?)等等。嘗試把它們一一列出,並想想要做到它們有什麼條件?會否有地域或者時間限制?或者要與其他人一起做?
當你做到這個地步,你便會察覺到原來要打破目前的規律並不困難,因為你已能在目前的時間表上看到了新的可能性,或者說是更有趣的未來。但是,我也說過,想出方法並不困難;困難的地方是實行。為此,我們必須要找到能幫助我們實行想法的助力。
我想那就是其中一個交朋友的好處。
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總會被朋友或認識的人影響而改變,因此我們必須好好利用這一點作為助力。換句話說,我們最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如果他們是一些行動力高的人更好,因為只要跟著他們走,我們便會被影響而一起行動。
例如,我有一位朋友每星期也會去行山。有時候他會自己一個行,有時候他會找朋友一起行,如果我的其中一件想做的事情是行山的話,我只需把週末空閒的時間抽出來,並向朋友表示我那些時候有空,希望跟他一起行山,在約好時間之後,我們將能實現行山的想法!因為即使我們臨時不想去,我們也因為約了朋友而不好意思臨時變掛。
又例如,我有一位朋友每星期平均閱讀3本書。她表示為了不讓自己覺得沉悶,他會同時間開始數本書,當看書本A看得無聊,他便轉去書本B、書本C等,第二天才繼續書本A。如果我想做的是閱讀,我便可與朋友相約舉行二人讀書會,定期分享讀後感。接下來我們只需把握上下班的交通時間來閱讀便成。
我想,以上所說的找出目前的時間表、列出自己想做到的事情,以及尋找伙伴也不是困難的事。如能跟著這些方法,我相信我們必定能打破目前規律但無聊的人生。
歡迎留言討論你的想法。不要忘了要subscribe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