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闆在昨天的會議上表示看到我們平時工作很熱鬧,這是他在別的辦公室看不到的情況。他說其他辦公室是靜得可憐,每一個人也埋頭苦幹地工作,令他對我們辦公室的的印象特別好。
真的嗎?如果是真的話,我十分懷疑我與他是生存在不同的時空,因為在我的印象中,這個辦公室平時也是靜得可憐。或者,其他人得知大老闆的來臨後,都很「識做」地變得健談起來,確保在大老闆心中留下好印象?
說真的,我認為香港人其中一樣最優勝的地方是,我們較為傾向「做多於說」,每個人總是坐自己的電腦前努力地工作,毫無交流,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地工作。
香港人惜字如金,如非必要,都不會在工作間說一句話,特別是在開會期間。這與美國人大相逕庭:他們是有話必說的態度,只要有一些想法,他們也會設法讓大家都知道,並且說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我認為,無論是美國人的主動接達自己,還是香港人的努力「收埋」自己,這些態度都有其優劣之處,最好當然是將兩者的最好的地方抽出來,融為一體了。
努力埋頭工作有什麼好處?就是令整個環境也變得十分寧靜,十分適合專心工作。這很容易明白,不多作解釋。
那麼,主動表達自己,心中「有果句講果句」又有什麼好處?我們將不用去推測其他人的想法,而且整個工作氣氛也會比鴉雀無聲更為溫和,無形的壓力會隨著說話聲此起彼落而被緩和。更重要的是,身處在辦公室的人會更能感到生氣勃勃,相信自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與其他生物一起努力工作,而非一堆人形機械人一起工作。
我個人是覺得主動表達自己的態度更為可取,特別是在會議上。當我看到在會議上,所有人只是站著或者坐著聆聽大老闆的說話,即使他努力地以問題來引起我們的注意,我們卻並未有多大的反應。
可憐那大老闆就像很多其他講者一樣,在整個會議裡都是對著一眾紙板公仔說話。幸好有某幾位在重要時候也開口回應。
但其實那也不能責怪同事,因為又會有哪一個人敢說自己不會在這些重要的會議上說錯說話?又有哪個人會知道大老闆會接受什麼回應?會否因為說了不該說的話而在大老闆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只能說大老闆一直努力地想營做出大公司的想法取得成功了:在大公司工作的人不都是這樣子的擔驚受怕?
畢竟都是工作文化惹的禍,想要改變這種情況還真的要多加努力了。
歡迎留言討論!不要忘了subscribe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