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七十六):朋友是要見的!

現在的生活,見得最多的是同事,其次就是家人和愛人,舊時的朋友好像消失了似的,好運的話一個月可能可以見到一次,不然可能半年或者一年才見到一次。

你說感情轉淡了?看來又不是,因為時不時也在whatsapp group裡吹水,雙方至少還知道彼此仍然生存;見到面之後也會滔滔不絕地談話,說說自己的近況、有什麼旅行計劃、或者在工作上遇到了什麼得意或失意的事。但是,雙方就是沒有把對方放在心裡的頭幾位。
這可能是因為大家都已經很熟了?特別是那些中小學朋友,都認識了這麼多年,感情要轉淡的話早已轉了,直到數十年後仍然會聯絡的話,感情基礎早已是牢固了,不用擔心因為疏於見面而失去友情。
但是,這真的是正確的嗎?
記得有一次,我好不容易約了一大班中學朋友出來聚會,過程是開心的,也令我暫時把工作的辛苦與情緒暫時拋諸腦後。但是,正當我說笑地說我們見得很少、下一次會是什麼時候見面云云,其中一位朋友(我相信他是無心的)說了句(大意為):「我也有我自己的朋友要見的,不能總是見你們吧?」
這句說話對我這個重朋友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大殺傷力武器,即使明白對方應該是因為覺得我們太熟悉而無防備地說這種話,但我當時真的感到不是味兒:一年有365日,現在抽了一餐飯的時間來見我,再多抽一餐飯的時間也這麼難?
當然這影響不了我們的友誼,只是這令我知道每個人對老朋友的對待方式不不盡相同,我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別人可能覺得是不能想像的。這道理確實是十分顯淺易明,只是我仍然是接受不了吧!
直到現在,我仍然忘不了某一天我在facebook上看到的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帖:我的一位朋友與他的朋友在一個飯局裡的合照,以及一句簡單的句子:「朋友是要見的!」我很開心我的朋友裡也有人和我有相同的想法,盡力把朋友放在心裡較前的位置。
我明白這樣做要付出很大的勇氣:放棄完成工作的勇氣(還是有很多香港人是瘋狂加班的),放棄與家人和愛人的相聚時間的勇氣(每天分配給他們的時間不到分配給工作的十分一,或者更少),或放棄做自己想做的事的勇氣(打機、看電視、看書等等的在工餘時間做的事情),但是我我朋友嘗試去做了,我也努力地去實現這件事情,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又會否給自己一個機會?
昨晚才約了一位有兩個月沒見面的朋友,感覺良好,希望將來見得更多。沒辦法,人生太短太無常,想去做的真的要盡量坐言起行。
歡迎留言討論,不要忘了subscribe我啊!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