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七十四):勝利的疑惑

本身不是運動比賽的粉絲,即使大如世界盃還是奧運,我也未必會坐在電視機前期待某比賽項目開波。可是,身邊卻有不少朋友是足球、網球或籃球比賽的球迷,經常留意不同賽事。

我曾經問及一位朋友,他會認為怎樣的網球比賽最好看?他表示那當然是有球來球往,雙方都互有得分,互相比拼至最後一秒的那些比賽,我隨即問:「不是那些你支持的那一方勝出的比賽?例如那些經常開Ace波得分的人。如果是他們的支持者,那看到那樣一面倒勝利不是更開心?」
他表示:「當然開心了,但那不是精彩的比賽:那根本不是網球比賽,而只是發球比賽!作為一位球迷,我只想看一場精彩、互相較量的網球比賽。」這代表每一個球迷都有自己的界線來判斷一場比賽否滿意。
事實上,不只是球迷,我們每一個人對於一場賽事的滿意與否都有我們的界線和想法,如果運動員的表現未如我們所想的,或者賽果不符合預期,我們將會表現出不滿意。對於熱門的賽事,熟悉比賽規例的人當然會選擇無奈接受賽果,或者對某一兩分表示不滿意;若果是不太熱門的賽事,對於賽例不太了解,我們可能會忽然評判上身,否定賽果。
我想這就是坊間對曹星如勝利的評價兩極化的原因。
說實話,我對拳賽的知識只限於看電影和動漫畫,而這些往往會為了吸引觀眾和讀者而把劇情寫得很精彩,例如角色最初捱打,之後用意志力撐過去了,並到最後KO對手。這令很多觀眾和讀者對於拳賽的概念是:只有KO對手、或者攻勢較強的為勝者。
事實上一切都是看分數。
拳擊比賽的門外漢當然看不懂計分方法,因此即使那張計分表流出,那裡白紙黑字寫明曹星如勝兩分,我們也很難把這兩分,與曹星如的表現掛勾,因為他看來一路上被對手壓制並不是幻覺。但是,那3位評判都是經驗滿富的非香港人,而當中更有一人的評判經驗更為豐富,難道這也未能讓賽果合理化?(當然,他們經驗再豐富也只是人,評分當然會受很多因素影響,但沒理由因為可能會有那些因素影響而質疑賽果?)
而另一個令人不滿的地方是比賽提早完結。有人認為如果再繼續下去,曹星如可能會輸。那當然了,即使不計雙方的實力,曹星如將只能以一隻眼應戰,那他的左邊將會充滿破綻,曹星如勝利的可能性將會更低。但是,那時候可能會有人說拳賽不公平,評判應運動第XX條賽例提早終止比賽,以分數定輸贏云云。
說穿了,其實是比賽真的「不似預期」,令人覺得有黑哨存在、有造馬之嫌。如果曹星如在整場賽事都表現勇猛、或者大部分時間都佔上風,那即使是提前終止比賽,人們都能把賽果合理化,因為人們總會覺得,高分的那一方不正正就是佔上風的那一方?
事實告訴我們:這是錯的,高分的那一方其實只是最懂得拿分的人,正如公開考試取得最高分的人可能只是懂得考試的人,而不見得是最聰明、懂得最多的人。
不管怎樣,曹星如勝出了比賽是不變的事實,對我這門外漢觀眾來說也是勝之不武的比賽。我期望下一場比賽就是重賽,或者以更強的實力對負更強的對手。
歡迎各位留言討論!不要忘了要subscribe我啊!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