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生(八十一):拖字訣

記得以前當我要催客人付款時,客人總會說這些說話:「我還未收到你們的賬單啊!」、「收到了,但我們正在核對。」、「我們還在等老闆簽名確認。」、「我們已經把賬單交給了財務部,之後便要走他們的流程了!」、「我在幫你問一下吧!畢竟他們什麼時候付款我們也控制不了。」

很多次的來回對答,很多次的等待,終於在三個月後,我們收到了款項,以及客人的一句:「下次早些給我們發出賬單吧!愈遲出單,我們愈遲付款。」
經歷了這些,令我開始明白到「皇帝唔急太監急」的道理。很多時,如果我們要在一件事情上做上把位,控制著整個局面,我們必須要懂得這樣地回應對方。
做上把位是十分困難的,一來要在地位上佔上風,不能夠比對方還低級,不然我們便沒有牙力去爭取什麼。例如我們要求某客人簽回一些文件,如果接觸的對象是某部門的一般職員,我們將會盡可能強逼他快點簽好文件,但如果對方是某部門的總經理,或者公司的CEO,我們的逼迫將不會太過分,因為我們深怕得罪了他們的話,我們可能會失去一個客人。
結果,在地位相差的情況下,上、下把位成形,下把位為了盡快了結事情,將要不斷地遷就上把位。無他,畢竟幫我們是人情,不幫我們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指定的程序總是要走的。
造成上、下把位的另一個因素就是職責。當一個人的職責愈類近營運方面,或者當所屬的位置愈接近某流程的較後位置,他愈大機會當下把位。
例如一個管理層可能會對你說,某工作不是他做的,但他可以幫我們問一問,了解一下,他們能買到了多一些時間;但如果對方是「散仔」,很多營運上的工作也是由他負責的,我們便會期望對方能立即/在短時間內回覆。
又例如,當我們是財務部,一切事無大小,只要是有關金錢的(我想大部分商業活動也是涉及金錢的),我們就是最後的把關,換句話說當某件事因為未付款而被延期,我們便很大機會成為其他人的衝擊對象;如果我們其他部門,即使是用家,我們也能把責任推到財務部頭上,說他們要走一連串繁複的流程才能付費云云(即本文初那一些藉口)(我想這就是為何某些公司不會隨便透露財務部的聯絡方法,因為他們實在很容易成為下把位的怪罪對象)。
總括來說,上把位的優勢就是可以「拖」,按照自己所決定的先後次序來完成工作,不受外在因素的影響。我認為要在職場上生存,我們必須要學會這種「拖」的技巧,不論外在因素有沒有給予我們「拖」的優勢。
你對以上觀點又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不要忘了要subscribe我啊!

Leave a Reply